Description
核彈的故事:曼哈頓計畫
目錄導讀:陳永芳 講座教授
作者序
楔子:1895~1945
第1章 核子物理的發展:1895~1939
發現電子
發現三種射線
建構原子模型
發現質子與中子
探索核分裂反應
歷史的必然與偶然
核子物理:撞出核爆的焦味
第2章 計畫成形過程:1939~1942
計畫推手:四位移民美國的猶太人
國際局勢與國內氣氛
計畫成形:各委員會陸續加壓
第一項難題:核爆燃料的抉擇
英國任務:改變計畫命運的報告
羅斯福批准:投入經費發展提煉技術
提煉技術:不做取捨的決策
關鍵決策:陸軍的加入與主導
曼哈頓工程區:葛羅夫負責
困難的決定:四個選項的難題
全面啟動:1942年12月28日
進入執行:所有挑戰就要開始
第3章 鈾235的提煉:接力法
鈾的發跡:因具特殊性質
鈾235提煉廠:克林頓工程區(橡樹嶺)
電磁分離廠:Y12
氣擴散廠:K25
熱擴散廠:S50
接力純化製程:提煉濃縮鈾的最終方案
第4章 鈽239的提煉:用中子撞擊
不穩定的同位素:一番努力後的發現
反應爐:生產鈽239的利器
反應爐的設計:百花齊放、難以取捨
明智的決定:水冷卻反應爐勝出
化學分離廠:杜邦負責的危險工作
韓福特工程區的選定:軍法侍候
保留X10廠:多方的妥協
韓福特開始動工:充滿未知
處處障礙:禍不單行
終於完工:開始量產
第5章 核彈的製造與空投
核彈結構與原理:與一般炸彈雷同
核彈計畫主持人:出人意外的選擇
迷樣的人:歐本海默是誰?
計畫開始:先確定實驗室地點
加強研發動能:組織數度調整
兩款核彈:槍爆型與球爆型
1槍爆型核彈:模仿槍砲的設計
2球爆型核彈:狀似足球的設計
兩款核彈的競爭:過程撲朔迷離
投彈前的準備:空投演練與核彈試爆
第6章 核爆成功:結束人類文明開始倒數
臨時委員會報告:投彈到日本
試爆成功:核子時代降臨
空投地點:一番辯論後的決定
波茨坦會議:決定日本戰後命運的時刻
投彈日本:瞬間毀滅、無條件投降
第7章 太平洋核爆:充滿輻射的大氣
比基尼島:ABC計畫
超級核彈:炸出一幅恐怖的景象
南太平洋小島的慘狀:無信的政府
全球限核:冷靜一下
第8章 氫彈與中子彈:威力強大的新核彈
核彈的標準架構:胖男人
核融合反應:要避重就輕
核分裂加強彈:結合融合與分裂的設計
氫彈:又稱熱核彈
中子彈(Neutron Bomb):傷人不傷物的穿透彈
第9章 恐核氛圍:良心吶喊與政治鬥爭
麥可馬洪法案:確保核武優勢
麥卡錫恐共主義:核子政治鬥爭
整肅愛因斯坦:陰狠卻未成功
整肅歐本海默:政治迫害胡佛版
冤屈與平反:政治鬧劇與科學悲劇
第10章 核武競賽:保證相互毀滅的恐懼與無奈
二戰時的核武:三場暗潮洶湧的盤算
1德國的核彈:希特勒不支持
2日本的核彈:在北韓製造
3蘇聯的核彈:糖人的糖果
二戰後的核武:搏命演出如瘋狂夜店
1英國:為了自保而發展核彈
2法國:為了自尊不靠美國
3印度:要抗衡中國與巴基斯坦
4巴基斯坦:一切都瞄準印度
5北韓:我也要有舞台
6以色列:強敵環伺的選項
7伊朗:奪回波斯帝國自尊
停止試爆:改用電腦模擬
第11章 全球核武現況:會爆發核武衝突?
全球核彈分布:美俄佔九成
各國飛彈發展:射程涵蓋全球
核武強國:需有強大經濟支撐
美國兆元核武計畫:持續擴張
中國的崛起:難以抵擋的趨勢
世界級的解放軍:2049年
台灣:美中衝突的祭品?
第12章 計畫的歷史定位與評價
出於良知的請願:科學家的無奈
歷史定位:是和平使者或文明終結者?
另一種可能:事後諸葛?
戰後發展:各廠區命運不同
最後評價:你的看法?
附錄
附錄一 核分裂連鎖反應的原理
附錄二 邁特娜的計算
附錄三 臨界質量的估算
附錄四 降低臨界質量的設計
附錄五 小男孩與胖男人的燃爆效率與溫度
附錄六 延伸閱讀
书名简译:核弹的故事:曼哈顿计划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