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變遷:生醫實驗室的知識拼圖
生物學家以「實作程序」作為方法,以自然現象為討論起點,是本書嘗試用來述說生醫科學知識的基礎。
上篇,「生物學家與孔恩抬槓」中,利用生醫科學的案例來跟科學史/STS學者對話。基於生物的特殊構成、動態的生命現象等等面向,重新討論孔恩關於科學變遷的觀點。
中篇,「生物學競技場:視野與實作」的內容呈現生醫科學研究的策略。在討論理智能力天生的侷限之外,透過科學辯論的文本,來說明生物學家克服困難的方案。
下篇,「變遷中的生物學思維方式:一瞥」是鳥瞰式的年代紀,將近代生醫科學的發展依序分成:觀看、分離提純、變化路徑、結構、預測與工程五個年代。透過分析各時期經典文章的研究手法,來呈現知識樣貌的變遷:由強調感官、對照組設計、以實在物為基礎的最佳說明推論,到不得不借重儀器、數學分析工具,進而建立以功能干預為基礎的因果關係。推薦序/賴明德
推薦序/陳瑞麟
前 言 對話,以「實作程序」作為方法
上篇│生物學家與孔恩抬槓
第一章 閱讀孔恩《結構》之台灣帖
第二章 常態研究與新理論
第三章 看見孔恩的異例
第四章 孔恩,或者不孔恩的生物科學史
中篇│生物學競技場:視野與實作
第五章 演化之下,人類為什麼會保留錯誤的認知模式?/副篇:答客問
第六章 知識辯證的微觀動態:實作科學家之間的辯論/副篇:答客問
第七章 證據與想像交纏的生物醫學:以「Fas 反擊」理論的起落為例
下篇│變遷中的生物學思維方式:一瞥
第八章 觀看的年代
第九章 分離提純的年代
第十章 變化路徑的年代
第十一章 結構的年代
第十二章 預測與工程的年代
第十三章 由科學革命的結構到生物醫學的未來
後 記 另類的「惡補齋」
附 錄 當生物學遇到 STS
书名简译 : 变迁:生医实验室的知识拼图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