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環境治理:臭氧層耗損與全球暖化
美國是喚起世人重視暖化議題的倡議國,卻拒絕加入京都議定書?
歐盟被譽為實踐環境永續的先鋒,卻曾反對大幅削減氟氯碳化物(CFCs)產品?
環境治理──是各國共同面對的問題,更是權力與利益的角力場域!
近年來,國際關係領域對全球環境治理的關注度逐漸提升。為了深入了解環境議題的全球治理內涵,本書從「環境治理網絡的演進過程」、「環境治理成效的阻礙因素」、「國際合作理論的解釋能力」三大議題切入,探討「臭氧層耗損」與「全球暖化」兩大議題,解析環境政治的脈動。
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兼任社會科學院院長傅恆德特別推薦:「本書為環境議題擬定了分析架構,同時針對臭氣層耗損和全球暖化進行個案分析,並且檢證國際合作理論;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優異論著。」
本書特色
1.本書榮獲傅恆德教授、Thomas J. Volgy、鍾從定教授聯合推薦。
2.本書之撰寫榮獲101年度國科會千里馬計畫補助。
推薦序/傅恆德
推薦序/Thomas J. Volgy
推薦序/鍾從定
自序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概念界定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方法
第四節 章節安排
第五節 預期貢獻與研究限制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跨國環境合作的理論思維
第二節 環境管制途徑
第三節 全球環境治理領域的研究現況
第四節 當前環境治理研究的侷限
第三章 分析途徑
第一節 國際社會化
第二節 跨國倡議網絡
第三節 權力
第四節 循環式的政策與決策制定過程
第五節 分析途徑與全球治理
第四章 分析架構
第一節 全球環境治理的社會化倡議歷程
第二節 理論觀點的釐清
第三節 案例的分析方式及觀察焦點
第五章 臭氧層耗損
第一節 治理網絡的發展歷程
第二節 各類行為者的國際會議參與情況
第三節 行為者的權力互動網絡
第六章 全球暖化
第一節 治理網絡的發展歷程
第二節 各類行為者的國際會議參與情況
第三節 行為者的權力互動網絡
第七章 案例分析
第一節 治理網絡發展歷程的細部運作機制
第二節 治理成效的阻礙因素
第三節 國際合作理論與環境治理
第八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發現
第二節 暖化治理網絡之未來發展情境
第三節 後續研究方向
參考書目
书名简译 : 环境治理:臭氧层耗损与全球暖化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