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法律探微今與明的新學思
考試、研究、論著最佳參考用書
.分析稅捐處罰的相關解釋
.土地徵收正當法律程序探討
.網路犯罪的審判權與管轄權
.從違反個資保護案件探索銀行個資法律風險管理
.高齡化社會長照居家服務員法律風險管理研究……
《法律探微今與明的新學思》集結亞洲大學財經法律系專兼任教師的智慧,由前法務部長施茂林教授及蔡佩芬教授擔任主編,邀請司法優遇大法官蔡清遊教授,及公法學界重量級的前總統府國策顧問、前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局長朱武獻教授特別撰文。探討民眾時下關心的議題,與面臨的法律問題,提出未來修法趨勢,期許我國法規能與時俱進,符合現代人需求。內容橫跨美國、德國、日本文獻,具有國際觀,探討層面分為五類:
土地物權法規運作。土地紛爭一直是民事案件的大宗,第一篇針對民眾常面臨的問題詳加解說,例如:土地分割、土地徵收以及新修正的共有物分割等。
稅捐與金融法律。蔡清遊大法官執筆,分析稅捐處罰的相關解釋,解說民眾報稅會遇到的狀況,例如:逃漏稅捐的處罰與違反稅法作為義務的處罰,是否可以併罰?如果不知道要繳稅或要做甚麼稅務行為而沒繳稅,是否就違法,必須受到處罰?如何對自己提出有力的抗辯?另外,介紹與公司營運有關的稅務問題。就所得稅法第38條關於「經營本業及附屬業務損失」的認定,提供最高行政法院99年9月份第2次庭長法官聯席會議決議給民眾參考,以及對本決議有關人民權益部分,民眾該如何抗辯之建議。
財經法律議題。探討銀行對個資法的保護與風險控管。社會上很多金融與商業行為往往因不知法律而觸法,例如,收受他人存款是否屬於犯罪行為?實務上判決多以洗錢罪論斷,然而,以洗錢罪苛責是真的正確而毫無爭議的嗎?就處分違犯銀行法第125條之犯罪所得是否應論以洗錢罪為標題來論述,藉案例探討其合法性。台灣大多為中小企業,對於商標法有註冊者能受到合法保障,但未註冊者,該如何保障呢?同時介紹中國大陸「商標搶註」問題。也探討兼論智慧財產權法和公平交易法的交錯適用問題。
國家主權與管轄。從公法議題切入,探討近年來大家耳熟能詳、並引起舉國憤慨的南海國際仲裁案,及釣魚臺列嶼主權爭議問題。再者,談論網路犯罪的審判權與管轄權。
國家法規對人民安全性的保障。科技日新月異,個人隱私及資料頻遭侵害,因此,關於個資的控管與資料庫的建立,刻不容緩。再者,居家服務員常見及可能的法律風險類型為何?如何建構教育訓練與法律風險管理整合的系統化創新模式?以及探討氣候變遷引發洪水風險的法律控管。
本書羅列上述主題,希望讀者能夠在《法律探微今與明的新學思》中,找到自己引頸已久而仍未能解決或釋疑的指引與方向。序文
內容簡介
第一篇 土地物權法規運作疑義
第1章 論共有物裁判分割所衍生之疑義/林秉毅
第2章 民法第824條之1之立法源起與立法後運作現/郭林勇、林心印
第3章 土地徵收正當法律程序之探討/劉籐
第4章 從世界各國特留分,論台灣、香港、澳門與大陸地區特留分之比較研究/王國治
第二篇 稅捐金融法律
第5章 大法官對於稅捐處罰相關解釋之分析/蔡清遊
第6章 所得稅法第38條「經營本業及附屬業務損失」之認定兼評最高行政法院99年9月份第2次庭長法官聯席會議決議/謝如蘭
第三篇 財經法律議題
第7章 從違反個資保護案件探索銀行個資之法律風險管理/薛筱諭、施茂林
第8章 處分違犯銀行法第125 條之犯罪所得應論以洗錢罪?/蔡佩芬
第9章 未註冊著名商標的保護──以德國及歐洲商標法及公平交易法為中心/魏馬哲
第10章 德國經濟憲法爭議的啟發性意義/李東穎
第11章 中國大陸「商標搶註」類型化及構成要件之研究/賴苡任
第12章 仿冒智慧財產權帶來的持續挑戰和對臺灣的機會/詹姆斯‧庫珀
第四篇 國家主權與管轄
第13章 明代中國《使琉球錄》與釣魚臺列嶼主權爭議/林田富
第14章 網路犯罪之審判權與管轄權/李維宗
第五篇 行政管理與法律規範
第15章 行政法人之推動現況檢討/朱武獻
第16章 國家DNA資料庫之建置規範/唐淑美
第17章 高齡化社會長期照顧居家服務照顧服務員法律風險管理之研究/張智聖
第18章 氣候變遷風險之計畫法上之對應──以洪水風險管理為中心/山田洋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