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向度與臺灣社會(第三版)

US$23.39

  • 作者:
  • 出版社:巨流圖書公司
  • 出版日期:2018/12/06
  • 語言:繁體中文
  • 裝訂:平裝
  • ISBN:9789577325730
貨號: 9789577325730 分類:

Description

性別向度與臺灣社會(第三版)

  這是擁抱多元性別的進步年代,也是傳統勢力集結的落後年代;
  這是女性最自主、最解放的時代,也是仇女、厭女文化蔓延叫囂的時代。

  本書探討21世紀臺灣性別關係現況,以紮實的本土經驗研究與案例為基礎,以女性主義理論與概念為骨架,逐章拆解一個社會制度或一個文化現象中的性別歧視、性別排除與厭女文化,並針對不平等現狀提出政策改革與個人行動策略。透過作者們的性別批判之眼,我們看到臺灣社會的權力、生產、情感與象徵等四種性別關係相互交疊的圖像、結構與演變,以及未來如何朝向更性別平等方向的發展。

各界推薦

  活著,人生的意義為何?你我都是有性別的,也生活在性別的臺灣社會中。解開你生命疑惑的金鑰匙,就藏在臺灣性別文化與社會制度的浩瀚知識大海中。我們如何撈到這金鑰匙呢?《性別向度與臺灣社會》有系統地整理了我們需要理解的性別面向,帶領我們探索很多以個人的力量,難以深入掌握的議題,讓你我在人生的啟航中不會迷失方向。──成令方(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

  從家庭、教育、媒體、勞動、政治、法律、健康、科技、國族以及日常生活中各種可見的性別問題,提出學術性和體制性的深入剖析,是一本宏觀又在地的女性主義社會學暨通識教育的教科書。對於跨學科的研究者或對性別議題感興趣的一般讀者,皆是非常適合的讀本。──范銘如(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特聘教授)

  女性主義是思想也是行動,是知識體系也是日常生活,《性別向度與臺灣社會》為我們展示了當代臺灣在性別研究上的社會介入與政治關懷,深度與廣度艱鉅的驚人動量,再次驗證了權力的無所不在,正是性別思維的無所不在。──張小虹(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特聘教授)

  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已經「性別化」的社會,魚如何察覺水的存在,《性別向度與臺灣社會》以臺灣具體的性別處境與實踐為例,為我們解析性別如何在我們身上作用。每一個性別向度都有理論有實例,可以啟發我們的思考與行動。──畢恆達(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從第一版開始,我就是性別向度的讀者,也是這本教材的使用者。在前兩版的成就上,第三版見證了臺灣的性別研究與教學如何與時俱進。以本土的經驗及研究和當代的性別理論對話,深入淺出,流暢清晰,這本書呈現的既是臺灣性別研究社群的專業實力,也是一流的,不可多得的教材。──黃長玲(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從兩性到性別,從女性學到性別研究,面貌愈趨繁複多元,挑戰更形艱鉅全面。《性別向度與臺灣社會》讓我們自己知道自己在哪,要往哪裡去,是教學者與研究者非常有力的工具。──蘇芊玲(臺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現任監事)

  從1980年代的篳路藍縷,到當今的蔚為風潮,女性學的發展見證了臺灣社會的轉型與成熟。本書的出版不僅延續了女性主義的火炬,也更為發光發熱。──顧燕翎(《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主編)

 導論|黃淑玲

Part 1性別、文化與日常生活
第1章 性別化的習俗與文化|姜貞吟
第2章 映現/形塑性別的語言溝通|葉德蘭
第3章 數位性別現身|方念萱
第4章 性別與媒介|蕭蘋
第5章 親密關係|游美惠
第6章 性別歧視的多重樣貌|黃囇莉

Part 2性別、體制與婦運
第7章 婦女運動與政治|彭渰雯
第8章 女性主義如何介入法律?|王曉丹、宋靈珊
第9章 性別與勞動|張晉芬
第10章 性別與教育|李淑菁、謝小芩
第11章 校園性騷擾:不可小看的性別歧視|蕭昭君
第12章 多元性別與同志教育|瑪達拉‧達努巴克、卓耕宇

Part 3性別、交織性與政策創新
第13章 男子氣概的建構與新貌|黃淑玲、白爾雅
第14章 性別與科技|蔡麗玲、吳嘉苓、王秀雲
第15章 性別與健康|顏芳姿、劉盈君
第16章 多元親職與兒童照顧|唐文慧、王舒芸
第17章 性別與跨國遷移|藍佩嘉
索引

 

书名简译 : 性别向度与台湾社会(第三版)

目前沒有評價。

搶先評價 “性別向度與臺灣社會(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