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法律理論與智慧財產權(一)
本書含著作權法、商標法、專利法等領域共七篇論文,分別討論著作權法中的公共領域;商標法中的事實上第二意義及商標使用問題;專利法中的申請專利範圍解釋、進步性、均等論等重要問題。作者基於科際整合的研究方法,將法律理論與財產法理論融合於智慧財產權的研究,使一般認為技術性的智慧財產權法呈現出全然不同的風貌。序言
著作權法
公共領域如何立法保護──論準公共領域的創設
壹、公共領域的界定 7
貳、為什麼要保護公共領域 13
參、交通規則:從習慣到法律規範 17
肆、著作權的準公共領域之例──兼論我國著作權法第37條第6項第3款 26
伍、近用空間的設計原理與本計畫草案相關條文之評析 39
陸、結 論 55
商標法
從模組理論看商標通用性與第二意義的連結
壹、概 說 59
貳、通用名稱的判斷──主要意義判斷標準 66
參、在通用性與描述性之間的詞彙 71
肆、我國案例評析 84
伍、結 論 87
商標使用──從形式論與脈絡論的觀點看
壹、概 說 89
貳、排除模式、管理模式與商標法 92
參、商標權的溝通對象與商標使用 98
肆、歐盟法的商標使用 110
伍、對我國實務的建議 114
陸、結 論 117
專利法
專利就像一條河流──從流動性資源的畫界看財產的符號結構
壹、問題的提出:流動性資源的畫界問題 122
貳、水權與專利權的畫界方法 128
參、權利範圍與「物」的關係:基礎理論的探索 146
肆、財產的符號結構 165
伍、結 論 181
添附、看作、專利進步性
壹、引 言 185
貳、被人遺忘的房角石──添附 189
參、物權添附與專利進步性──尋找合適資源管理人的內部化過程 202
肆、如何判斷差異 219
伍、不必返還的利益 241
陸、結 論 249
相鄰關係與專利均等論
壹、引 言 251
貳、Smith論妨害法則 256
參、另一個釋解取徑 267
肆、結 論 306
越界建築與專利均等論
壹、問題的提出 310
貳、方法論──從Heller與Michelman談起 314
參、越界建築 326
肆、均等論──沒有衡平考量因素的衡平法則? 334
伍、財產權就是內部化──敬覆審稿委員 361
陸、結 論 373
书名简译 : 法律理论与知识产权(一)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