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西螺福興宮太平媽南投陶香爐研究
本書《西螺福興宮太平媽南投陶香爐研究》,為由雲林縣政府文化處委託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教授李建緯執行「雲林縣一般古物『西螺福興宮好義從風匾、太平媽南投陶香爐』調查研究計畫」之成果之一。2021年西螺福興宮受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支持,將調查研究的重要成果重新編輯,並於2022年4月進行出版。
福興宮肇建於康熙56 年(1717)虎尾溪北岸的西螺,漢人移民拓墾初期只能以茅草、竹造的臨時性建物奉祀媽祖,至雍正元年(1723)經營商舖的居民累積了一定經濟力後,於是捐建主祀媽祖的廟宇。
而由福興宮廟內所懸之乾隆庚午年(乾隆15年,1750)季春臺灣鎮標右
營游擊羅佳雄贈「護國庇民」匾,可知福興宮不僅受地方居民供奉,也受官員敬重的事實。福興宮自乾隆35年(1770)遷建大街以來,歷經嘉慶15年(1810)、同治8年(1869)、明治41年(1908)三次大修,逐漸成為西螺街格局最為宏敞的第一大廟。在同治年間的大修,不僅留下石碑、石爐、匾額、龍柱等大量文物,其中的「太平媽南投陶香爐」便屬於此一時期重修時所獲贈之文物。
由於太平媽南投陶香爐具極高的文化資產價值,故於民國104年(2015)
9月15日經古物審議後,公告登錄為雲林縣「一般古物」(府文資二字第1047408514B),其正式登錄名稱為「西螺福興宮太平媽南投陶香爐」。
作為臺灣文化資產古物類調查研究專著,本書希冀能發起拋磚引玉的作用,透過針對西螺福興宮太平媽香爐,進行藝術風格與型制、製作工藝、歷史源流、南投陶香爐產銷分佈,及其與背後的人群互動問題,期望能引起更多社會大眾對於臺灣文物研究之興趣,透過文物來發掘深化屬於臺灣自身的地方記憶。
目錄Chapter1 壹 緒論
Chapter2 貳 福興宮的傳世香爐
一、香爐與薰香
二、宗教中香爐的祭祀對象與種類
三、福興宮其它傳世香爐
Chapter3 參 太平媽南投陶香爐研究
一、南投窯業的發展與南投陶香爐的製作
二、南投窯代表性產品--獅(獸)首耳香爐
三、「太平媽南投陶香爐」特徵分析
Chapter4 肆 南投陶香爐在臺灣的分布與類型
一、淸代紀年款南投陶香爐分布
二、日治時期年款南投陶香爐分布
三、戰後紀年款南投陶香爐分布
四、無紀年款南投陶香爐分佈
五、南投縣各鄉鎭所見傳世南投陶香爐分佈
六、南投陶香爐對西螺的銷售及其形制發展
Chapter5 伍 太平媽南投陶香爐科學檢測與保護161
一、文物結構測繪
二、顯微放大觀察
三、XRF非破壞成份分析
四、文物淸潔與修護
五、陶瓷文物保存現況與修護紀錄表
Chapter6 陸 文化資產價値分析與管理維護建議
一、太平媽南投陶香爐文化資產價値分析
二、太平媽南投陶香爐管理維護計畫建議
參考書目
书名简译:西螺福兴宫太平妈南投陶香炉研究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