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視螺陽三百年:西螺福興宮歷史與文物集粹

US$16.80

【作者: 楊朝傑,李建緯】
【出版社: 豐饒文化】
【出版日期: 2022-04-20】
【分類: 社會科學 | 文化研究】
【裝訂: 平裝】
【印刷: 全彩印刷】
【ISBN: 9789860601596】

貨號: 9789860601596 分類:

Description

凝視螺陽三百年:西螺福興宮歷史與文物集粹

  西螺福興宮肇建於1717年,為濁水溪流域擁有悠久歷史的古廟,也是雲林縣境重要的媽祖信仰中心之一。二戰過後的西螺各界力求蛻變,福興宮老廟的改建,遂為繼西螺大橋興建完工之後備受各界矚目的新景點。雖然拆除舊廟重興,但福興宮亦保存不少清代以來的歷史文物,成為日後古物研究的基石。
 
  在秉持「為未來而典藏」的理念之下,西螺福興宮全體董、監事會亦積極推廣文化資產保存觀念,自費聘請國內知名的文物保存研究團隊,從事宮藏文物保存及調查研究工作,並有多件文物獲得法定古物的文化資產身分。
 
  本書《凝視螺陽三百年──西螺福興宮歷史與文物集粹》,為2021年西螺福興宮規劃將典藏之重要古物、一般古物及具指定潛力文物調查之研究成果,進行系統性出版專書之一,本系列專書亦受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支持,並於2022年4月進行出版。

目錄壹、清代西螺街與福興宮的建立
從西螺社到西螺街
農市雲集西螺街
商賈倡建福興宮
遷建街肚起新廟
黎民尊崇太平媽

貳、清代街庄網絡與福興宮信仰開展
西螺、布嶼保媽祖信仰中心的確立
鎮壓瘟疫開啟分香建廟
保障廟產的知縣胡老爺
漳州移民與信仰:南靖心香社
地方動亂與街庄重修福興宮
正月初五請頭香、貳香
楊賢庄、竹圍仔庄的二鎮殿媽祖
化解臺灣府城商旅船難
分香北臺灣的李、江家族
武舉人張廷樞獻匾「海國安瀾」
起造福興宮前的成美大街

叁、日治時代下的福興宮
太平媽示警日軍火燒街
西螺辨務署與公學校在福興宮
西螺街庄重修後殿觀音亭
媽祖宮安電火:西螺廟宇的第一盞電燈
萬人進香團:福興宮往笨港進香
西螺中元最熱鬧的蘭盆勝會
宮前大街的「迎暗景」

肆、戰後蛻變的福興宮與地方社會
拆除西螺神社與文物移轉福興宮
時代意義下的媽祖生聯合遶境
舊廟建築的拆除
打造福興宮為西螺新景點
戰後最盛大的西螺醮典
強化香火靈力──湄洲進香

伍、堅持「心」理想的福興宮
臺灣宗教百景:螺陽迎太平遶境大會香
典藏螺陽風華:文物調查研究與修復
為未來而收藏:國寶級大師及其作品
持續為臺灣努力:投入社會服務
福興宮大事記
參考書目
书名简译:凝视螺阳三百年:西螺福兴宫历史与文物集粹

目前沒有評價。

搶先評價 “凝視螺陽三百年:西螺福興宮歷史與文物集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