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戰爭:入侵政府網站、竊取國家機密、假造新聞影響選局,網路已成為繼原子彈發明後最危險的完美武器

US$28.63

  • 作者:桑格
  • 譯者:但漢敏
  • 出版社:貓頭鷹
  • 出版日期:2019/11/07
  • 語言:繁體中文
  • 裝訂:平裝
  • ISBN:9789862624029
貨號: 9789862624029 分類:

Description

資訊戰爭:入侵政府網站、竊取國家機密、假造新聞影響選局,網路已成為繼原子彈發明後最危險的完美武器每天使用的LINE和Facebook,也會被拿來當作扭曲事實、改變世界的侵略手段?

專文導讀——

資訊戰權威沈伯洋助理教授

重磅推薦——
 江雅綺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智財所副教授
 余宛如 立法委員
 林雨蒼 自由軟體工作者
 邱威傑 台北市議員
 苗博雅 台北市議員
 張裕敏 趨勢科技全球核心技術部資深協理
 曹家榮 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陳方隅 菜市場政治學共同編輯
 鄭宇君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副教授
 蕭育和 中研院人文社會研究中心博後研究員

「美國的大型企業有兩種。一種是曾遭中國駭入,另一種是不知道自己曾遭中國駭入。」——美國前調查局長柯米
 
  從美國駭進伊朗核子設施開始,各國間開始了網路上的激烈攻防。從政府單位、軍事組織到民間企業,駭客攻擊的消息層出不窮,資訊安全也開始升級到了國家安全的層次。
 
「如果至今的戰爭要素是子彈與石油,21世紀的戰爭要素就是資訊。」——北韓前領導人金正日
 
  然而作者在本書中指出,駭進系統竊取個人資訊只是基本,散播大量虛假內容影響輿論、煽動對立干預民主選舉才是最終目的。每天使用Facebook和LINE等等通訊服務在有心人士或是政權眼中,就是時下最火熱的戰場。
 
「人們不再宣布發動戰爭,而戰爭也已開始依據大家不熟悉的模式進展。」——俄羅斯聯邦軍隊參謀總長格拉西莫夫
 
  今年二月,俄羅斯參謀總長格拉西莫夫在軍事相關研討會中提出「混合戰」一詞,其中包含了資訊入侵、貿易挑戰與政治干預。作者指出這套系統早已行之有年,使用的國家更不僅僅限於歐美。北韓、伊朗以及如今美國最大敵人中國都在網路世界掀起無聲無息卻又無所不在的戰爭。導讀
前言
序曲:來自俄羅斯的心意和愛
第1 章:原罪
第2 章:潘朵拉的收件匣
第3 章:百元擊倒
第4 章:中間人
第5 章:中國規則
第6 章:金氏反攻
第7 章:普丁的培養皿
第8 章:美國的笨拙摸索
第9 章:來自科茲窩的警告
第10 章:緩慢的覺醒
第11 章:矽谷的三項危機
第12 章:先發制人
第13 章:清算
後記

书名简译 : 信息战争:入侵政府网站、窃取国家机密、假造新闻影响选局,网络已成为继原子弹发明后最危险的完美武器

目前沒有評價。

搶先評價 “資訊戰爭:入侵政府網站、竊取國家機密、假造新聞影響選局,網路已成為繼原子彈發明後最危險的完美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