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旅歐教育運動:民初融合世界學術的理想
旅歐教育運動可溯自「留法儉學會」,歷經「勤工儉學會」、「華法教育會」,包括華工教育,兼及北京中法大學、巴黎中國學院、里昂中法大學、比利時曉露槐中比大學的創辦等事業,前後銜接,國內外學術聯成一氣,大體構成一個以北京、上海(國內)、巴黎、里昂(歐洲)為傳播中心的學術網絡,進行那時挫時興、艱苦備嘗,長達近半世紀之久的旅歐教育運動。
民初旅歐教育運動,隨著中華民國的誕生而同時出現,係由具旅歐、留法背景的李石曾、吳稚暉、蔡元培、張人傑等人所倡議,鼓勵青年學子到法國、比利時勤工儉學,旨在扭轉自清華留美以來「美雨壓倒歐風」的留學熱潮,讓美歐學術運河平均輸灌。
本書特色
旅歐教育運動主要包含留法勤工儉學與里昂中法大學兩部分。前者是最富激情的一頁,更是其中最光芒四射的史篇,但並非旅歐教育運動的全部樂章。本書從運動的倡議、內涵和本質上做了正本清源的工夫,希望在眾聲喧譁中呈現一些不同的論述。
作者簡介
陳三井
台灣省彰化縣人。民國二十六年(1937)六月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史地系畢業,法國巴黎大學文學博士,歷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組主任、副所長、所長,曾借調擔任淡江大學教授兼歷史學系主任、國立空中大學教授兼人文學系主任。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華僑協會總會理事長。
序言
第一章 旅歐教育運動的本質
第一節 發起動機
(一) 學術運河的平均輸灌
(二) 融合世界學術的崇高理想
第二節 創辦者的共同特質
(一) 志同道合的同盟會會員
(二) 改良社會的進德會會員
(三) 無政府主義色彩
(四) 旅歐、留法背景
第三節 鼓吹到法國留學的理由
(一) 法國大革命、現代性的影響
(二) 法國學術水準不差
(三) 法國政教分離較澈底
(四) 法國美術教育發達
(五) 法國普通教育學費低廉
(六) 法國人崇尚平等自由,較無種族歧視觀念
第二章 旅歐教育運動的內涵
第一節 留法儉學會
第二節 勤工儉學會
第三節 華法教育會(含華工教育)
第四節 北京中法大學
第五節 巴黎中國學院
第六節 里昂中法大學
第七節 中比大學
第三章 旅歐教育運動的變調──從出洋留學到改造中國道路的分歧
第一節 勤工儉學的困境
第二節 里昂中法大學的風波
第三節 中共旅歐黨團的成立
第四節 中國青年黨的誕生
第五節 國民黨旅歐總部的分裂
結論
索引
參考書目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