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管窺龍:另類的中國想像

US$23.94

  • 作者:陳建甫
  • 出版社:翰蘆
  • 出版日期:2016/04/19
  • 語言:繁體中文
  • 裝訂:平裝
  • ISBN:9789865860943

Available on backorder 允許無庫存下單

貨號: 9789865860943 分類:

Description

以管窺龍:另類的中國想像

中國,是一個地方名稱、或政治實體、或文化象徵、或是指居住在這個地方的人們?

  中國給世人的印象,是分歧且多面貌的,有人還停留在歷史記憶中去看中國,或因中國的崛起而備感威脅,或沉醉在和平富強的中國想像中。

  中國始終是一團謎,不僅西方世界看不懂中國,甚至連住在中國的中國人,也可能看不清中國。因此,在海峽對岸以研究中國大陸為職志的台灣學者,很容易陷入「以管窺天」的窘境,所以需要以更謙卑的態度去觀察中國。

  由於中國人喜歡用龍來比喻自己,著者因此將「以管窺天」的「天」改為「龍」,用《以管窺龍》為標題來描述其所看到的中國印象與形象。有別於傳統政經學派研究中國大陸的研究途徑,著者特別運用了未來學研究方法,深入檢視318學運、兩岸關係、新霸權與亞太區域安全,並聚焦在民意調查、台商出走潮、中國民主化等研究,本書內容也因此呈現出極豐富的觀察面向。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建構中的中國印象
第二節 從社會文化歷史的脈絡中找尋中國印象
第三節 本書章節內容安排

▌理論與歷史篇

第二章    印象理論與國家形象
第一節 社會知覺、刻板印象與社會認同
第二節 印象理論、國家印象與政府決策
第三節 形象、文化再現與國家形象

第三章    中國在歷史的記憶:西洋人眼中的中國
第一節 西方社會對中國的歷史記憶
第二節 西方社會對中國的正面與負面印象
第三節 中共建政與文革期間西方社會對中國的印象
第四節 中美建交後西方社會的中國印象
第五節 威脅論、和平崛起與中國夢

第四章    建構中的中國印象:從中國人到台灣人
第一節 台灣領導人的中國印象與兩岸政策
第二節 國族認同的轉變:從中國人到台灣人
第三節 中國革命的宣傳與國家形象的塑造
第四節 和平崛起的背後:擴大軍備與維穩控制

▌研究方法篇

第五章    年輕世代的中國印象:318學運的迷思與隱喻    
第一節 探究冰山裡未知的密碼:因果層次分析法
第二節 跳脫傳統迷思與典範的大轉變
第三節 亞洲各國年輕世代的反威權運動
第四節 318學生佔領國會運動的迷失與隱喻

第六章    兩岸關係的未來想像:要維持現況或邁向想像共同體
第一節 從人口遷移推拉理論到未來三角分析法
第二節 兩岸關係裡的六種未來想像
第三節 兩岸關係裡的變遷動力與結構因素
第四節 兩岸關係會朝向文化疏離或政治軍事對立?
第五節 兩岸關係是維持現況或邁向想像共同體

第七章    邁向太平洋世紀:2030年新霸權與亞太區域安全想像    
第一節 威脅論下的中國想像
第二節 情節分析的理論與運用類型
第三節 2030年亞太區域安全的四種可能情節
第四節 邁向新太平洋世紀與創造亞洲新價值

▌聚焦兩岸議題篇

第八章    民意調查裡的中國印象:以服務貿易協議為例
第一節 重大事件與兩岸經貿議題對中國印象的影響
第二節 電話民意調查的流程與問卷設計
第三節 台灣民眾對中國印象和服貿協議支持度調查
第四節 民調裡不能說的秘密:如何抓住台灣人的心

第九章  深耕或逃離中國:台商的出路與未來
第一節 台商的宿命與三波出走潮
第二節 中國加工貿易產業的發展沿革
第三節 加工貿易台商為何要出走
第四節 加工貿易台商出走的三種選項
第五節 鮭魚真的能返鄉?珠江三角洲加工貿易業台商的案例

第十章    中國民主化的未來想像:從村民自治談起
第一節 中國農村基層空間被釋放與其後續引發的問題
第二節 普沃斯基的民主轉型途徑
第三節 村民自治引發兩委問題的矛盾與衝突
第四節 中國邁向民主化發展的情節分析
第五節 烏坎事件的後續與中國民主化的想像

參考文獻

目前沒有評價。

搶先評價 “以管窺龍:另類的中國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