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國家之夢,文化之愛:一個詩人的台灣守望2017~2018
《國家的夢,文化之愛》繼《文化窗景與歷史鏡像》,《尋覓家國願景》,《文明之光,國家之影》,《台灣,自由之路》,《邁向重建時代》,是我一系列自一九九九年「一個詩人的台灣守望」二○一七年到二○一八年的新結集。我自一九九年五月起,在自由時報「鏗鏘集」,每週一篇的專欄篇章,以「文明批評」自我期許,是對政治、經濟、文化的廣泛視野,秉持世界畢竟朝向更文明的社會發展,以文化之眼進行的觀照,更及台灣與世界。
我的國家之夢是交織著文化之愛的。在詩與文學志業持續不輟追尋的我,之所以從一九八○年代末開始介入時論推進,是因為深信文化才是國家的底[蘊,所謂想像共同體的國族論立基於文化構造,徒有經濟貌,沒有文化,政治體質無法選擇的競奪力提升。
生活在台灣的人們應該有新國家的共同想像,這就是共同的國家之夢。台灣的國家之夢要有文化之愛,以文化的優質性和經濟的福祉化和豐富,提升政治民主化。台灣是一個原本有原住民在田野奔跑,從唐山來台,跨越黑水溝的福台語族,福客語族共同耕耘,西班牙人荷蘭人區域殖民,明鄭短期王朝,清帝國治理,割讓給日本殖民五十年,二戰後國民黨中國代表執政,進佔統治,在民主化後台灣轉型追尋正常化的國家。原住民文化,古中國文化,日本文化和近代中國文化是台灣文化的成分,台灣的新國家,應該是化傷痕為勳章的生活在這個國度人們的國家之夢。
序
共同的夢,共同的愛
一、國家之夢,文化之愛
新國家願景
軍公教現象
畫蛇添足,歹戲拖棚
國家一體,南北一體
公路主義
鐵道主義
種樹的日子
天猶未光
那一年,死滅的春天
大學失道
看看韓國,想想台灣
地域活化交通視野
回歸之路,分離之途
呼吸自由的空氣
中國就是不自由、無人權!?
世代失落
民進黨執政,人民作主
世代正反,時代光影
從漂流到定置,從瘖啞到發聲
新政治!新經濟!新文化!
國家失去了,黨也失落了
國家焦慮
書的這一扇窗
國家迷惘
未形成的都市
遞出橄欖枝,但想想︙
二、文化、文化、文化
光復
劫收;回歸
淪陷
政治意識的迷亂
在戒嚴枷鎖的裂痕求生
信仰的虛實光影
文化邏輯,經濟邏輯,政治邏輯
城市人口迷思
世界的台灣,台灣的台北
台灣夢
文言枷鎖、教育鐐銬
台獨VS.獨台
新語格、新人格
什麼時代了
東亞視野
脫迷障、脫迷惘
歷史與現實
權力秉性,政治格局
小小英VS.習大大
超級市長
國家的存在
語文教育,文化視野
政商魅影
左與右
新憲,國家出路
轉型不易,正義難彰
文化!文化!文化!
近代秩序
三、自由,作為一種價值
自治體,文化力
告密者,三腳馬
幽靈現象
權力舞台
大學之道
自由之愛
民主之夢
年假,書香
化傷痕為勳章
買台;賣台
崇毛拜蔣
侯友宜現象
褒,貶
自由,作為一種價值
轉型、正義、夢
給掌握中時光的輓歌
成也柯文哲,敗也柯文哲
看南韓、北朝,想台灣
民主化,反動現象
在殘餘國家和新生國家之間
大愛、小愛;公義、私利
站起來面對中國
筆和劍
身影
世界在改變,台灣呢?
身體與心靈
四、政治改革,文化運動
政治改革,文化運動
裝飾性頭腦!?
政治家內閣?官僚內閣?學者內閣?
恐怖情人,霸凌現象
威權遺毒,黑暗力量
三個台灣人,一種時代風景
偉大的城市?迷惘的都會?
國家之夢、文化之愛
政治狀況
運動精神
現象,價值
分進合擊,而非分道揚鑣
創意的城市,榮耀的首都
國慶的迷惘,國家的追尋
正反政治
民主的成果、自由的價值
說罪說恥,太沉重!?
花見新台中,發現新台灣
許諾新願景、召喚高雄人
綠藍紅競逐、政治黑白來
台北的選擇,台灣的考驗
迷亂共同體
迷惘的島國
院轄市迷思
书名简译 : 国家之梦,文化之爱:一个诗人的台湾守望2017~2018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