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正向思考:我們是否失去了悲觀的權利?(新版)

US$20.81

  • 作者:芭芭拉‧艾倫瑞克
  • 譯者:高紫文
  • 出版社:左岸文化
  • 出版日期:2020/02/05
  • 語言:繁體中文
  • 裝訂:平裝
  • ISBN:9789869800693
貨號: 9789869800693 分類:

Description

失控的正向思考:我們是否失去了悲觀的權利?(新版)  正向思考不好嗎?沒人這麼說。問題是它失控了!

  米蘭.昆德拉的小說《玩笑》(The Joke)中,有個角色寄了張明信片,上頭寫著這麼一行字:「樂觀是民族的鴉片。」這個角色因此遭指責為民族公敵,被判處到煤礦場勞改。昆德拉自己也因為寫《玩笑》受到處罰,遭共產黨開除黨籍,他的作品不僅不能收藏在圖書館,也不能在書店販售。此外,政府還禁止他到西方旅行。

  美國的正向思考宣揚者若發現自己竟然在一本書裡被人拿來與史達林主義的審查員與宣傳者相提並論,無疑會驚駭萬分。畢竟,他們可沒有想把不聽正向思考教誨的人拖去勞改營。

  一般人通常不會認為共產主義是個令人歡欣的制度,但它卻是用正向思考來控制社會的範例。資本主義的民主政體則是把這個工作丟給市場,各類勵志書、演講、企業文化將正向思考擁護成新興宗教,熱切的信徒都在自我審查,強迫自己排除負面的念頭。

  「正向思考不好嗎?」

  正向思考最根本的問題就是,若「正向思考」是對的,若情況真的在改善,若世人真的越來越快樂富足,那何必大力宣揚鼓吹,還得費心在腦子裡反覆練習?很顯然地,我們並沒有完全相信情況會自動好轉,學習正向思考只是要強加信念,讓人能面對與正向想法完全矛盾的情況。

  本書從作者芭芭拉自己罹患乳癌的經驗談起,上溯美國喀爾文教派傳統,同時導覽了美國龐大的激勵產業,百萬種產品殊途同歸,就是否認現實:你相信吃下去的東西會令你發胖,你才會胖;卡內基訓練要讀者假裝正向,強迫自己吹口哨、哼歌;公司訓練總機、空服員隨時都要假裝熱情亢奮來接待顧客,耗盡她們的真實情緒。

  另一方面,她帶領讀者一窺暢銷勵志書在美國的原生脈絡:知識階級了解全球化的變遷,譴責政府缺乏金融監管、導致次貸風暴;但大眾被隔絕於學院研究之外,於是遭到現代的巫術籠罩:《積極思考的力量》、《秘密》、《不抱怨的世界》、《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追求卓越》、《誰搬走了我的乳酪?》,還有無數正向心理學書籍。教會、企業、學術、教育、醫療用正向思考洗腦,合理化企業壓榨,防止群眾覺醒、抗爭。

  「不正向,難道要鼓勵負向思考嗎?」

  負向思考和正向思考同樣會使人產生錯覺,都會使人在觀察時無法擺脫情緒,寧願把錯覺當成現實。正向思考會讓人「感覺美好」,負向思考則會讓憂鬱的人「加深痛苦」。重點在於,我們應該想辦法擺脫自己的想法,儘量不要讓自己的感覺與幻想對事實加油添醋,努力了解社會的真實境況。

  第一步,就是治好正向思考這個大眾妄想症。

各界推薦

  激勵產業和所有獨裁工具一樣,無非是分化群眾、蒙蔽誤導、解除他們團結處理問題的能力。而《失控的正向思考》能將受苦的人從迷霧招聚起來,溝通合作,建立解決問題的資源。芭芭拉.艾倫瑞克執著於面對面去注視那些被蠱惑之人的困境,光是從中感受她的熱情光耀,就能療癒靈魂中那些被長輩襲擊的舊創。美國那些被蠱惑之人的面孔,就是長輩疲憊、憂患的容顏。──盧郁佳
 【推薦】激勵產業騙殺全國純潔青少年──芭芭拉‧艾倫瑞克《失控的正向思考》/盧郁佳

前言
第一章 微笑面對人生,否則死路一條:癌症的光明面
第二章 奇思幻想的年代
第三章 美國樂觀主義的黑暗根源
第四章 讓人生意興隆的激勵產業
第五章 神要世人大富大貴
第六章 正向心理學:快樂學
第七章 正向思考如何破壞經濟
第八章 關於後正向思考的一點補充

註釋

 

书名简译 : 失控的正向思考:我们是否失去了悲观的权利? (新版)

目前沒有評價。

搶先評價 “失控的正向思考:我們是否失去了悲觀的權利?(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