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考古學

US$29.65

【作者: 米歇爾.傅柯】
【譯者: 李沅洳】
【出版社: 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 2023-10-03】
【分類: 人文社科 | 當代思潮/哲學】
【裝訂: 平裝】
【印刷: 單色印刷】
【ISBN: 9786263741492】

貨號: 9786263741492 分類:

Description

知識考古學
L’archéologie du savoir

米歇爾.傅柯經典作品
台灣繁中版法文全新重譯
 
  「不要問我我是誰,也不要叫我保持不變:這是一種身分狀態的道德規範(une morale d’état-civil);它管理著我們的文證。但願關乎書寫之時,它仍任我們自由。」–米歇爾·傅柯
 
  法國思想界大師–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於一九六六年出版《詞與物》(Les mots et les choses. Une archéologie des sciences humaines)一書,提出「人之死」的論點,挑戰自十九、二十世紀以來學術界「以人為本」的理論預設而飽受各方批評,甚至引起沙特批判此書為小資產階級的最後壁壘;傅柯隨後在一九六九年出版了《知識考古學》(L'archéologie du savoir),在書中提出方法論的討論,對話語的基本單元「陳述」進行分析,同時藉由這本書來回應外界早前對《詞與物》的評論或指責。
 
  傅柯在《知識考古學》當中以非連續性、斷裂、差異的考古學反對連續性、起源、總體化的觀念史,通過對話語形成與陳述進行分析,呈現作為主體的「人」和知識在話語實踐中被建構的過程,深入剖析「人之死」的主題,最終建構一種基於「話語實踐—知識—科學」的考古學。
 
  他指出,思想史試圖透過破譯文本來解讀思想的祕密運動,而「所說事物」的層面則以其自身的方式出現:它們出現的條件、它們積累和聯繫的形式、它們轉換的規則、點綴它們的不連續性。所言之物的領域就是我們所說的檔案;考古學之目的,就是對其進行分析。

目錄I. INTRODUCTION |導論

II. LES RÉGULARITÉS DISCURSIVES |論述的規律性
I. Les unités du discours. |論述的統一體
II. Les formations discursives. |論述的形成
III. La formation des objets. |對象的形成
IV. La formation des modalités énonciatives. |陳述型態的形成
V. La formation des concepts. |概念的形成
VI. La formation des stratégies. |策略的形成
VII. Remarques et conséquences. |評註與結論

III. L'ÉNONCÉ ET L'ARCHIVE |陳述與檔案
I. Définir l'énoncé. |定義陳述
II. La fonction énonciative. |陳述性的功能
III. La description des énoncés. |對諸陳述的描述
IV. Rareté, extériorité, cumul. |稀缺性、外部性、累積性
V. L'a priori historique et l'archive. |歷史先驗性與檔案

IV. LA DESCRIPTION ARCHÉOLOGIQUE |考古學的描述
I. Archéologie et histoire des idées. |考古學與觀念史
II. L'original et le régulier. |原創與常規
III. Les contradictions. |矛盾
IV. Les faits comparatifs. |比較的事實
V. Le changement et les transformations. |變遷與轉型
VI. Science et savoir. |科學與知識

V. CONCLUSION |結論
书名简译:知识考古学

目前沒有評價。

搶先評價 “知識考古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