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鱟的啟示錄
「如果我收集刀疤們的故事,是不是我心中就有一個牌位,可以供奉他們;收集他們對海的記憶……」
金門海岸曾經布滿了地雷,排除不易,戰地人們被軍魂干擾,只能建將軍廟以求安寧,成為人們心中難以抹滅的雷區。
從古寧頭戰役、八二三砲戰的戰爭記憶,觸及來台老兵與戰亂時期的流離、軍人家庭的人世風景等,書中以小人物的命運窺探金門的大風貌。
一如眇進士蔡復一、羅醫生寶田神父等前賢事蹟,永遠為人所仰望。鱟則住在沿海沙質淺水中,緩緩爬行於無人踏入的濱海邊緣,守望砲火下的滄桑。
輯一「那一夜的潮汐」敘寫金門,收錄〈鱟的啟示錄〉、〈黑暗星球〉、〈一條細繩,如何拴住一座島〉這三篇浯島文學獎得獎作品,和描寫歐厝戰車、慈湖、大冠鷲的抒情小品文。
輯二「七十年前的軍魂」藉由北山古洋樓、東一點紅戰場、撿骨行動、李光前將軍廟,展現金門百姓的生命韌性。
輯三「記憶的總合」敘寫動亂時期被戰爭、政治拆散的家庭、個人;描寫繫於血脈、斬不斷的親情。
輯四「行到水窮處」述說太武山的忠靈長出了翅膀,寫出打過金門戰役的傳令兵、通信兵、衛生兵如何死裡逃生,返回台灣後怎樣看破生死?或許只有面對歷史的傷疤,才能撫平傷痛。
★彷彿電影運鏡般,夏婉雲以異鄉人之姿,見證金門這座歷經砲火蹂躪的島嶼上,底層人物的悲歡身世。
本書特色
★彷彿電影運鏡般,夏婉雲以異鄉人之姿,見證金門這座歷經砲火蹂躪的島嶼上,底層人物的悲歡身世。
★從古寧頭戰役、八二三砲戰到軍管時期,寫上一代父母、長輩的離散故事,以小人物的辛酸來管窺大時代的動亂。
各界推薦
楊昌年│臺師大國文系退休教授
陳長慶│金門睿友文學館館長、第二屆金門文化獎得主
許水富│第六屆金門文化獎得主
張國治│臺藝大視傳系前系主任、臺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理事長、臺藝大暨臺師大美術系兼任教授
楊樹清│報導文學家、燕南書院院長
吳鈞堯│作家
齊聲推薦!目錄【推薦序】坐看雲起時/楊昌年
【名家推薦】
在故事和信仰中編織文學/陳長慶
文字遼闊.妳已寫下回聲/許水富
稀有物種及物語.值得書寫與推薦/張國治
霧島的天空,看見一朵雲/楊樹清
文字溫潤如珠.為金門增色筆/吳鈞堯
【輯一 那一夜的潮汐】
鱟的啟示錄
黑暗星球
一條細繩,如何拴住一座島
尋找大冠鷲
歐厝戰車猜想
慈湖風情
【輯二 七十年前的軍魂】
金門慢,台北筷
北山有座古洋樓
尋找心中一點紅
天陰雨濕聲啾啾──撿骨行動
李光前
揹著忠烈祠的火嬸
石蚵火嬸和她的錦婆
【輯三 記憶的總合】
氣味
夢夢相疊
記憶的總合:刀疤們的故事
媽在金門、姊在衡陽
尋找金門地圖
霧樣童年
【輯四 行到水窮處】
蔡厝古道──致明朝.童生蔡復一
從傳令兵到詩人──辛鬱
忠烈長出的翅膀
奔走在電波中:通信兵在台灣
抬著戰爭的衛生兵
浯洲嶼雅石
後記/寫書是修行
书名简译:鲎的启示录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