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價

麥肯錫瞬間專注技巧:掌握自己的「專注力容量」,快速完成工作與學習,表現更好,自由時間更多!

原始價格:US$22.17。目前價格:US$19.92。

【作者: 大嶋祥譽】
【譯者: 張智淵】
【出版社: 遠流】
【出版日期: 2025-02-26】
【分類: 商業理財 | 職場工作術】
【裝訂: 平裝】
【印刷: 單色印刷】
【ISBN: 9786264181167】

貨號: 9786264181167 分類:

Description

麥肯錫瞬間專注技巧:掌握自己的「專注力容量」,快速完成工作與學習,表現更好,自由時間更多!
MCKINSEY DE MANANDA JIKAN NO TSUKAIKATA GA UMAI HITO NO ISSHUN DE SHUCHU SURU HOHO, マッキンゼーで学んだ 時間の使い方がうまい人の一瞬で集中する方法
  一心認定「最好能夠長時間專注」已經不合時宜。
  你需要「專注」,也需要「不專注的專注」!
 
  ★ 本書適用對象:上班族,自由工作者,學生,考生。
  想著「預留時間」只會「浪費時間」;想著「必須專注」只會「無法專注」。
  掌握專注力容量的「瞬間專注」,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成效。
 
  ★ 改變「專注」的定義,幫助你找到適合自己的專注形式。
  當你進入「無我」,就是瞬間進入專注。
  當你「退而反思」,也是在幫助自己專注。
  專注來自「放鬆」,在腦中揮之不去的雜念與煩惱,會阻礙專注。
 
  ▎ 善用「間歇與瞬間專注」形式,確切掌握你的專注力容量。
  首先,請接受以下這段話:
  如今是理所當然無法專注的時代。
  人的專注力,只能維持10~15分鐘!
 
  我們一天的專注力容量有限,到底要如何運用才好?
  本書作者大嶋祥譽,從過去在麥肯錫等顧問公司的工作經驗以及優秀同事身上,提煉出多種掌控專注力的實用方法,例如:
  .減少判斷的選項:自由選項多,人就會無法前進。
  .找出影響專注的隱性疲勞原因:其實是「眼睛」在告訴我們很累? 
  .試著不立刻回覆訊息:在立刻回覆的壓力下,每天上演「一回神,半天就沒了」的悲劇!
  .當「問題堆積如山」就去休息:邊休息邊工作是全球標準。
  .運用「番茄鐘工作法」提升專注力與產能:藉由間歇「專注」和「休息」,產生工作步調的時間管理術。
 
  ▎ 如何實踐「不專注的專注」?
  作者提出幾項實用方法,例如:
  .回顧失敗是邁向成功的捷徑:不為自己做不到的事煩惱。
  .如果腦袋滿載,就寫下來:將浮現腦海的所有事情寫在紙上,思緒就會驚人地整理分明,恢復專注力。
  .澈底排除雜物:為了摒除內心的雜念,也必須清除「視野內的雜物」。
  .試著嘗試「U型理論」吧:先面對內心深處的自己,自然會看見該做的事。
 
  ▎ 你無需懼怕未來,在任何領域都是人才!
  《麥肯錫瞬間專注技巧》介紹各種專注的方法,邀請你從中挑選適合自己的方式,在工作與學習中找到充實感,在AI時代找到適合自己的專注形式。
  你便無需懼怕未來,在任何領域都能游刃有餘。
 
各路高手認同推薦

  Adele|雙語內容創作主持人
  艾兒莎|ekhoEKHO創辦人
  張修修|自我成長型YouTuber
  陳法憲|AndAction生涯教練品牌共同創辦人
  ──(依筆劃順序排列)
 目錄序言
麥肯錫同事告訴我的答案
並非能力強,就能把工作做好
為了提升表現而找到適合你的方法
 
第1章 接受自己無法專注
阻礙現代人專注的「事物」與「想法」
 
.專注力低下,問題不只出自於我們怠惰
對於「專心聽政治人物說話」感到訝異
束縛現代人的事物
我們失去了專注力?
資訊爆炸產生的惡性循環
.「必須專注」這種強迫觀念,會剝奪專注力
一心認定「最好能夠長時間專注!」
改變「專注」的定義
何謂「不專注的專注」?
*第1章的總結
 
第2章 你無法專注的五個理由
大量的判斷.立刻回覆的束縛.資訊的魔力.隱形疲勞.真正的理由
 
1「大量的判斷」──現代要決定的事太多
自由選項多,人就會煩惱
自由並非易事
用來維持判斷力的兩個方法
一大早查看電子郵件的潛藏「陷阱」
2「立刻回覆的悲劇」──回覆聊天訊息,一回神半天就沒了
不疲勞的簡單方法
3「資訊的魔力」——越想知道越是一頭霧水
為何比爾・蓋茲和賈伯斯都不讓孩子持有智慧型手機?
「資訊過多」所妨礙的事物
選項多,人就無法前進
選項多,會讓人選不到自己想要的事物
現代人喪失思考的時間
4「隱形疲勞」──不知不覺間,侵蝕你的「疲勞」是?
智慧型手機剝奪了「睡眠」
「TP值(時間價格比)消費」的終點
現代人甚至沒有自覺到疲勞
「問題堆積如山」時,就要休息
凡事都有適當的時間點
5「真正的理由」──人的專注力只有15分鐘?
人無法專注是理所當然的事
*第2章的總結
 
第3章「專注」的定義在AI時代有所改變
人必須具備的新技能
 
.「侵蝕」──二○三○年,一千六百六十萬名受雇者會被AI取代?
行政工作也注定消失
必須專注的工作開始逐漸消失?
AI真的會搶走工作?
越來越兩極化
上班族的未來
經理人工作會如何?
若是創造性的工作,人類就能勝過機器人?
.「充實感」──照亮未來的關鍵字
「聰明」的定義改變了
人為了「思考」而專注,勝過AI
.「緩急」──在麥肯錫學到的「專注的彈性」
不是為了完成工作而專注,而是為了「思考」和「行動」而專注
邊休息邊工作是全球標準
.「無我」──為何一流人士會做「冥想」?
運動選手進入的「Zone」
U型理論與專注的共通點——清楚掌握事物
*第3章的總結
 
第4章 大嶋式「專注」的驚人架構
在麥肯錫和一流企業學會的知識
 
.摒除內心的雜念
不試圖專注
切勿再增添煩惱
如果腦袋滿載,就寫下來
澈底排除雜物
一天一次,擁有獨處的寧靜時光
.不判斷、不煩惱
看清不需要的事物──減少判斷量
以主旨判斷哪些電子郵件該看
根本不該接收的電子郵件
假如猶豫,就做「新的事」
尋找最佳時間點
.切勿忽視身體的訊號
每10分鐘起身一次
閉眼30秒
避免「多工」
.切換成「專注模式」
打造進入專注的例行儀式
透過設定截止時間,達到專注
記得將事情做到盡善盡美
提出「魔法問題」
釐清輸出畫面
刻意在短時間內做做看
.希望主管知道「團隊」也有專注力
專注會「同步」
用來發揮團隊力量的「前提條件」
從混合型工作方式,尋求最適解
*第4章的總結
 
第5章 大嶋式「專注」的驚人架構 我如何安排一天的時間
擁有早晨、白天、夜晚的例行儀式
 
.早晨的例行儀式
為了起床之後,立刻迅速成為專注模式
減少雜訊
「上班」
一大早不要開啟電腦
擺放「指針時鐘」
一大早排好預約行程,就無法偷懶
.白天的例行儀式
工作要零碎地進行
讓人靜下心來,提升專注力的「香草茶」和「香氛精油」
以全力瞬間活動身體
到處走動,與人交談
意識到預定行程的留白
一味講究筆
假如感到疲勞,就冥想
.夜晚的例行儀式
提升肌力對於強健「心理」有效果
擁有本業以外的副業
晚餐要節制
回顧一天
接著,隔天早上神清氣爽地醒來
*第5章的總結
 
书名简译:麦肯锡瞬间专注技巧:掌握自己的「专注力容量」,快速完成工作与学习,表现更好,自由时间更多!

目前沒有評價。

搶先評價 “麥肯錫瞬間專注技巧:掌握自己的「專注力容量」,快速完成工作與學習,表現更好,自由時間更多!”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