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探路之役:1978―1992年的中國經濟改革(平裝)
本書把1978—1992年的經濟改革定義為「探路之役」。所謂探路,包含兩層意義:一是對改革目標的探索,一是對改革路徑的探索。從國際經驗看,社會主義國家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成功轉軌,是一個小概率事件。中國改革何以能够突破種種約束,成功地越過市場化的臨界點,而且保持了經濟高增長?本書作者通過對歷史進程的細緻梳理,作出了自己的解釋。目錄前 言 - i
第一章 中國改革開放的緣起
一、「文化大革命」引發的歷史反思 - 2
二、改革的經濟動因 - 7
三、農村政策悄然轉向 - 12
四、擴大引進:為現代化尋找新方式 - 16
五、出國考察潮:來自外部的壓力和啟示 - 24
六、 從國務院務虛會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 32
第二章 從放權、讓利和鬆綁起步
一、對農民讓利與鬆綁 - 41
二、擴大企業自主權 - 45
三、中央與地方「分灶吃飯」 - 56
四、從擴權到以稅代利 - 60
五、國營企業的改組和聯合 - 66
六、 城鎮集體(合作)和個體(私人)經濟的恢復 - 72
第三章 國門是如何打開的
一、「大引進」遭遇瓶頸 - 84
二、22 個引進項目上馬還是下馬 - 90
三、外商如何進入中國 - 94
四、經濟特區的決策與籌建 - 102
五、充滿挑戰和爭議的試驗 - 111
六、對外開放再起熱潮 - 121
第四章 農村改革率先突破
一、包產到戶在爭論中興起 - 128
二、政策是怎麼被突破的 - 138
三、覆蓋全國的農村大變革 - 144
四、農村經濟超常增長的諸因素 - 152
五、農村改革釋放出市場能量 - 155
六、鄉鎮企業的蓬勃興起 - 160
第五章 「商品經濟」:第一個重大突破
一、計劃與市場:最初模板及其討論 - 168
二、在中外交流中開拓思路 - 177
三、計劃取向與市場取向的爭論 - 185
四、改革理論探索未有止步 - 196
五、 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理論上的重要突破 - 202
第六章 啟動城市改革
一、價格雙軌制形成 - 214
二、取消統派購制度 - 224
三、城市綜合改革試點 - 230
四、遭遇總需求膨脹 - 236
五、四次省長會議 - 242
六、巴山輪會議:目標與過渡 - 246
七、「七五」計劃建議的新認識 - 252
第七章 改革的路徑選擇
一、整體推進還是局部試驗 - 256
二、「價、稅、財聯動」方案的設計 - 262
三、「價、稅、財聯動」方案為什麼擱淺 - 266
四、從「軟着陸」到再度「起飛」 - 271
五、轉向全面承包制 - 276
六、股份制及其他試點 - 284
七、寬鬆環境是否可期 - 289
八、「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為改革正名 - 294
第八章 從價格闖關到治理整頓
一、年初的方針:穩定經濟與沿海戰略 - 300
二、為什麼轉向價格闖關 - 307
三、「闖關」受阻及其檢討 - 317
四、三年治理整頓:成就與代價 - 324
五、治理整頓期間的改革開放 - 331
第九章 「市場經濟」:越過臨界點
一、姓「社」姓「資」的爭論 - 344
二、1991 年:在激辯中醞釀突破 - 351
三、鄧小平南方談話 - 358
四、中共十四大的突破 - 366
五、市場化轉軌已過臨界點 - 373
第十章 從計劃到市場:突破如何成為可能
一、中國改革的歷史背景與起始條件 - 385
二、漸進式改革的路徑選擇 - 388
三、農村改革率先突破釋放出市場力量 - 393
四、開放推動了改革 - 398
五、地方政府的作用 - 402
六、開放的決策機制 - 407
书名简译:探路之役:1978―199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平装)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