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原來,什麼事都跟錢有關
從生活實例引入用錢的觀念和原理
百貨公司打折背後的真相是什麼?
「加購商品」讓你付出多少冤枉錢?
「顧客就是上帝」可以創造多少業績?
彩券、賭博、投資,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 經濟學是和我們現實生活密切相關、不可分離、妙趣橫生的事實。
經濟學就像遠遠掛在天邊的星辰,可望而不可及嗎?經濟學是複雜的理論,高深的原理,抽象的數學符號嗎?不,經濟學是和我們現實生活密切相關、不可分離、妙趣橫生的事實,本書就是你正在尋找的通俗化而不用費力就可以讀懂的「經濟學」。
■ 用最簡單的生活實例,告訴你什麼是經濟學!
在這本書裡,你可以從大量的生活小事中明白經濟學的規律,從生動風趣的描述中學到經濟學的常識,卻不需要去讀那些高深莫測的理論,去鑽研那些艱澀難懂的經濟學讀本。不懂經濟?沒問題,本書真心教導你;不懂管理?沒問題,本書教會你;不懂投資?沒問題,本書告訴你賺錢的絕招。
本書特色
為什麼名牌電視賣得比較好?
一對夫婦要搬新家了,他們決定換一台新的電視,於是到了家電商場,結果一看,同樣四十吋液晶電視,價格相差很大,但是很多人買的不是價格便宜的,而是選擇價格高的名牌產品。這個現象讓這對夫婦很困惑,於是請教朋友。在他們的朋友中,有幾位是家電的內行。據他們講,電視產品品質相差不大,用的都是進口面板。
為什麼人們選擇價格高的?名牌產品給人信賴感。如果其他產品的品質不如名牌的,這種選擇無可厚非,而在產品品質相同的情況下,這種選擇顯然是不公平的。
仔細想一下,這個狀況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領域都可以見到。公立大學的一般畢業生和其他一般大學的頂尖學生比,其水準不一定高,但在人才市場上,用人單位大多選擇前者。這種並非由產品品質而是由其他因素引起的排斥現象,就被稱為經濟領域的歧視。
人們對電視產品的品質的認識,不是透過實踐得來的。電視不像日常低價易耗品那樣經常更換,購買一台電視通常要用上幾年甚至十幾年,因此人們無法累積感性經驗。居民的購買行為大多受廣告上公布的評比和調查結果影響,如哪種電視銷量最大,哪種電視評比第一,哪種電視壽命最長等。在人才市場上,由於各校的評分標準不同,公司企業很難根據各校提供的學習成績單對學生進行評估和比較,只能根據社會對畢業學校的認識和統計結果來選擇學生。大量統計資料顯示,公立大學畢業生平均素質比其他一般大學高,因此他們只有選擇公立大學的學生。當歧視扭曲了某些團體的工作努力和人力資本投資激勵的時候,它就特別地有害於經濟。歧視的損害效果首先表現在商品和勞務的供給者,他們花費同樣的成本,生產出同樣品質的產品,卻無法按同樣的價格賣出去,甚至根本賣不出去。歧視對購買者是否有利?得出的結論應該是否定的,因為購買者購買同樣品質的產品卻要花費更多的錢,最為可悲的是絕大多數購買者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反而樂此不疲。商品的歧視,迫使被歧視的企業花費大量的精力和費用去做廣告,宣傳自己的產品,企業的成本大大增加。
這些事都跟錢有關
在這樣的情況下,雖然企業的品牌建立起來了,但它們的成本都追加到消費者身上,因此那些名牌彩電能賣得更高。一旦成為名牌,自然就有名牌的價格,也就有高昂的利潤。這就是經濟領域的歧視現象導致的名牌戰略背後的秘密。
「與眾不同」的廣告
一般商品的廣告宣傳,都是大張旗鼓地宣稱自己的商品如何好,有什麼樣的優點,特別是藥品廣告,什麼「包治百病」,什麼引發全球醫學界的「革命」,還有什麼「奇蹟」,說得神乎其神,甚至快要說成神藥。這種廣告很難打動人和說服人,正所謂「物極必反」,說得太玄了,反而沒有人相信。有時候,企業也會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想一想,看看消費者是怎樣的想法,來一個逆向思維,然後在行銷中與別人背道而馳,往往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收穫。
有某家日用百貨商店,庫房裡積壓了大量的洗衣粉。經理很煩惱,宣布降價二○%處理。一個月過去了,仍然無人問津。後來經理想出了一條妙計,在店門貼出一條廣告「本店出售洗衣粉,每人僅限一袋,兩袋以上加價一○%」。行人看了廣告後都既驚奇又驚慌,紛紛猜疑:「為什麼每人只可以買一袋?」「是不是洗衣粉又要漲價了?」「為什麼多買要加價?」在這種驚慌、猜疑心理的支配下,人們開始搶購,有的不惜排幾次隊,有的還動員家人和朋友來排隊,甚至還有的寧肯多付五%的錢,也要多買幾袋。一時之間,洗衣粉變成暢銷貨,沒過幾天,這家百貨店的洗衣粉就銷售一空。
有時候,企業的管理者或行銷人員為了賣出商品,讓自己的企業「與眾不同」,讓消費者更容易產生信任感,也會運用逆向思維,站在消費者的角度考慮問題。上面這個例子其實有一部分是利用人的好奇心理,但主要的還是經理運用逆向思維,站在消費者的角度,瞭解怎麼做才能吸引消費者的注意,並且購買產品。
巧妙地利用人的心理可以讓自己的產品更暢銷,也可以讓一個企業從困境中走出。但是有時候我們運用心理行銷,也要有限度,有些方法只能在特定的情況下,或企業面臨困境時才可使用,不能用得太多,用得太多了也就失去作用了。
這些事都跟錢有關
一個計策運用成功與否,重點在於對主、客觀因素要有充分、正確的認識。有時候我們利用逆向思維,背道而馳,不是完全背離事物的客觀規律。對某一方面的常規的違反,正是以對另一方面規律的遵循作為補充,完全違背事物發展規律的應變,是會碰釘子的。
顧客就是上帝
沃爾瑪曾經連續四年蟬聯世界第一。是什麼造就沃爾瑪如此傲人的業績?其中一個原因是:把顧客當作上帝,取悅顧客。
「顧客滿意,是保證我們未來成功與成長的最好投資」是沃爾瑪公司的基本經營理念。沃爾瑪不斷地給雇員灌輸和強化這種理念並督促員工滿足顧客需要。例如,在公司的某些儀式上,公司要求員工必須宣誓:「我保證今後對每位來到我面前的顧客微笑,用眼睛向他們致意,並問候他們。」為了更好地服務顧客,公司創建了著名的「一公尺規則」:即無論在什麼時候,當客戶與員工的距離在一公尺之內時,員工必須注視著客戶的眼睛,問他是否需要你的幫助。與「一公尺規則」相並行的還有「太陽下山規則」即「當天的事情在太陽下山之前必須做完」是每個店員必須達到的標準,不管是鄉下的連鎖店,還是鬧市區的連鎖店,只要顧客提出要求,店員就必須在當天滿足顧客的要求。
在實際的執行中,沃爾瑪為顧客提供「無條件退款保證」和「高品質服務」的擔保。無條件退款,表示任何商品無任何理由甚至沒有收據都可以退貨;高品質服務表示顧客永遠是對的,每週對顧客期望和反映的調查,提醒管理人員隨時對經營中存在的問題保持警惕,並採取措施加以更正。特別是在沃爾瑪與顧客、供應商的三角關係上,儘管沃爾瑪對供應商討價還價、錙銖必較,但對顧客卻表現的格外的「大方」。無論公司以多麼低的價格購進商品,沃爾瑪堅持加價率不超過三○%,即使比競爭對手同樣商品的價格低得多,也要堅持將此利益讓給顧客,據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估計,沃爾瑪的低價經營模式,每年可以為它在全世界的一.四億顧客節省一百二十億美元。
這些事都跟錢有關
良好的服務態度,溫馨的購物環境,完善的售後服務,使沃爾瑪牢牢地抓住了自己的顧客,最終成為商品零售業的「第一帝國」。這是沃爾瑪成功的秘訣:全心全意為顧客著想,為顧客服務。這樣不僅能贏得顧客的心,而且可以擴大企業的經營範圍,增加企業的經營專案,也是精明的商家眼光之所在。
第1章:消費現象——一池渾水
「面子」的價值
信用卡的由來
貸款買房子,還是存錢買房子?
賭徒的口袋裡永遠沒錢
為什麼名牌電視賣得比較好?
馬屁股和現代鐵路
打折裡面的「秘密」
「與眾不同」的廣告
顧客就是上帝
房地產中的行為經濟學
不要因為好奇而購買產品
價格裡面的「秘密」
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
怎樣留學最划算?
高手比武的最佳方式
哥倫布的航海契約
婚姻的「四大收益」
收益和成本的比較
「一顆子彈」的效用
投資亞馬遜網路書店
時間就是金錢
「美女投票」的選擇
獅子和兔子
鋼鐵大王的原則
計算風險的基準——報酬線
「鬱金香」的魅力
彩券、賭博、投資
把雞蛋分在不同的籃子裡
「股神」巴菲特的投資哲學
找出自己的投資風格
股票的基本分析法
滑稽的智豬賽局
「大豬」和「小豬」的投資
個人投資的建議
「投資天才」的警告
「華爾街教父」的投資原則
夫妻之間的賽局模式
商店位置的賽局結果
兩隻鬥雞的遭遇戰
猴子和帽子
少數人賽局
海盜分金
所羅門的聰明判決
騙子、傻瓜、小氣鬼
猴群的賽局
餐廳裡的賽局合謀
蘇格拉底與麥穗理論
公有地悲劇
賽局與法律的誕生
信守誓約與愛情賽局
书名简译: 原来,什么事都跟钱有关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