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內捲效應:為什麼追求進步,反而讓個人窮忙、企業惡性競爭、政府內耗?
反内卷:破除无效竞争的6大方法
升學制度、加班文化、削價競爭⋯⋯
讓人就像在滾輪跑不停的小白鼠,
揭開MZ世代「與其內捲,不如躺平」的社會真相,
唯有「反內捲」,才能突破困局,脫穎而出!
★席捲中國和台灣網路各大平台,成為人們熱議的關鍵字
★一個赢得考生、社畜和時代共鳴的學術名詞
★中國一上市就掀起話題,首印30,000冊銷售一空,緊急再版
這些都是「內捲效應」的真實寫照,從個人、企業到政府,無一倖免——
.家長為了面子,加重小孩學習的負擔,一心想讓小孩考上名校
.渴望脫單的男女,即使參加聯誼、註冊交友軟體,還是很難找到理想對象
.雖然主管沒有要求加班,但同事還沒下班,你也只好加班
.企業不關注產品的品質、客戶的需求、技術的創新,寧可累死自己,也要餓死同業
.各部門勾心鬥角、互相推託,最後小問題變成大問題
◎ 擠在同一條跑道、過度競爭的「內捲效應」,是一種內耗
「內捲」最早由美國人類學家亞歷山大.戈登威澤(Alexander Goldenweiser)提出的概念:
「當一種文化模式穩定時,內部會不斷複雜化,但無法轉化為新的文化形態。」
中國第二大製酒企業酣客醬酒創辦人王為,
他觀察到,「內捲」不只是闡述文化現象的社會學概念,
還可以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發現,每個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內捲效應」,
如同所有人全擠在同一條跑道上瘋狂競爭,完全沒有注意到跑道外的領域,
也像在滾輪上跑不停的小白鼠,即使體力耗盡,想停下來,
但只要還有人在跑,滾輪就停不下來,所有人只能繼續跑。
這是一種沒有突破、長期停滯、盲目競爭、互相打壓的狀態,
無論是有意識或無意識,幾乎所有人都深受其害,
導致個人窮忙、企業惡性競爭、政府內耗。
◎ 剖析內捲的本質,六大方法對抗內捲
王為指出,若想跳脫「內捲效應」,必須先剖析內捲的本質,
正視自己焦慮和欲望,不再自欺欺人。
因此,他樂於擔任「吹哨人」,分享自己如何利用「反內捲」的六大方法,
跳脫內捲,帶領一家傳產企業,開闢出一條前人未走過的嶄新道路——
.量身打造使命:遵循自己內心的意願
.價值前瞻:創新要超越產業,超乎想像
.全面變革:不能只改部分,必須有配套機制
.底層重構:由下到上改造經營邏輯
.借助外部思維:從客觀角度打破內部執念
.手段新穎:避免換湯不換藥,必須耳目一新
最後,王為認為,除了實踐「反內捲」的六大方法,
還必須放棄「拚得你死我活的競爭」,採用「賽局思維」,才能造就獨一無二的成功。
本書還有更多內捲的真實案例與實踐「反內捲」的具體細節,
在瞬息萬變的時代,希望能幫助個人、企業和政府走出困境,
跳脫自身思維的限制,與時俱進,掌握先機,不斷創新,高效成長!
目錄
作者的話 放大時代焦慮的熱門關鍵字
前言 擠在同一條跑道、無效競爭的「內捲效應」
第1章 「反內捲」,社會需要「吹哨人」
01. 我們就像跑輪上的小白鼠
02. 長期停留在重複輪迴的狀態
第2章 剖析內捲,才有機會突破困境
03. 一種來自欲望過度、追求「務虛」的偽感覺
04. 同質化、同思化、同哲化,導致創新受限
05. 格局短淺、使命偽化,向現實妥協
06. 人們深陷「內捲」困境的三大因素
第3章 「反內捲」六大方法,掌握先機
07. 量身打造使命:遵循自己內心的意願
08. 價值前瞻:創新要超越產業,超乎想像
09. 全面變革:不能只改部分,必須有配套機制
10. 底層重構:由下到上改造經營邏輯
11. 借助外部思維:從客觀角度打破內部執念
12. 手段新穎:避免換湯不換藥,必須耳目一新
第4章 從小我到大我,從競爭到賽局
13. 競爭只會「內捲」,賽局才能雙贏
14. 從小我到大我:夾縫生存,實現逆襲
15. 從競爭到賽局:有效避開競爭,默默崛起
书名简译:内卷效应:为什么追求进步,反而让个人穷忙、企业恶性竞争、政府内耗?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