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故事生成界: 那些(不)曾被講過的民間譚
深耕民間譚研究逾20年的口傳藝術家──楊雨樵
首部民間譚重述專書,全新形式帶您感受人性的原始韻味
什麼是民間譚?它和童話、寓言有什麼不同?
民間譚是以口傳形式流傳的地方故事,其與童話或寓言的最大不同在於:
.無固定背景:民間譚的開端與結尾常常模糊時、空間,情節發展充滿未知與驚喜。
.無刻意教化:不同於寓言故事的明確寓意,民間譚更像一面反映人性幽微的鏡子。
.永動的萬花筒:相同的故事骨幹,隨著地區的語言、文化、傳統,發展出多元變化。
〈水精與學徒〉
節衣縮食的夫婦讓兒子向水精學習魔法,水精還送他們一條要吃什麼就會變出什麼的桌巾。但從來沒有一個學徒能從水精手下活著回來……
〈湖的陽具與雌狐〉
丈夫看見乘坐湖的陽具的妻子,嫉妒的丈夫抓出一把又一把的蒼蠅、蛆、蟲,吃光妻子身上的肉。直到有天,一隻雌狐成為了他的妻子……
〈影王〉
三兄弟中的弟弟因為夢兆,獨自走進森林,抵達了缺少雙腿和眼睛的兩位女子的小木屋。他騎著會說話的母馬,全身浸泡在馬奶中,向影王奪回少女的一部分。
〈納斯列丁.侯賈的故事〉
侯賈砍樹枝時,經過樹下的路人對他說:「樹枝掉下來會砸到人!」侯賈便稱讚這位被樹枝砸中的人是「預言家」,不料反被路人咒詛:「你的驢子再放三個屁,你就會死!」
〈波帕山的鐵匠傳說〉
茂恩.定得因力大無窮,擔心國家被威脅的國王下令燒死他,其妹藪.梅雅心有不甘,也一起跳進火爐,兄妹倆一起成為木蘭樹中的狂暴幽靈。
這本書以五大章節切入民間譚的核心,涵蓋愛情與情色、生命與死亡、光明與黑暗的交會處,甚至是充滿荒唐笑點或令人扼腕的結局,呈現民間譚不加雕飾的原始魅力。
民間譚或直白,或隱晦;或歡欣鼓舞,或荒唐滑稽。透過楊雨樵的重述與藝術家聯手詮釋,使《故事生成界》不僅僅是一本民間故事集,更是一場視覺與聽覺的文化饗宴,邀請讀者一起感受人性深處的幽微與力量。
本書特色
Ⓞ國際民俗學者通訊叢刊(Folklore Fellows’ Communications)主編傅羅格(Frog)緒論導讀:為什麼在這時代,我們仍需閱讀民間譚?
Ⓞ首創聽覺與視覺的雙重饗宴:內附3則由楊雨樵親自錄製的口說音檔,
完美重現故事原貌,讓讀者宛如置身民間故事的敘述場景。
Ⓞ跨文化的藝術合作:由台灣插畫家【群】【丁柏晏】生動描繪故事氛圍,
並特別邀請緬甸藝術家【奧戡卓】詮釋緬甸傳說,打造國際視野。
Ⓞ5大主題、21國地域風貌、23則故事:探索民間譚中的愛恨情仇、荒誕詼諧與生死邊界,
打破國界,呈現民間故事的多元樣貌。
雋永推薦
馬尼尼為|作家
洪廣冀|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顏芳姿|國防醫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目錄
緒論 為什麼在這時代,我們仍需閱讀民間譚?——傅羅格(Frog),國際民俗學者通訊叢刊(Folklore Fellows’ Communications)主編
關於故事類型與ATU編號
Ⅰ 幸或不幸的遭遇
● 拉瑟,我的僕人(瑞典)
● 懶鬼(立陶宛)
● 豔紅仙女(印度)
● 惡魔的妻子(法國)
● 說故事的精怪(馬紹爾群島)
● 水精與學徒(亞美尼亞)
● 蛇郎君(台灣)
Ⅱ 意外但可理解的情色
● 愛吃魚的女孩與蟒蛇陽具(所羅門群島)
● 湖的陽具與雌狐(因努特)
● 在妻子的腿間畫牛(朝鮮半島)
● 一個善妒的父親與他的三個女兒(墨西哥)
● 川下端的人、川上端的人(北海道阿伊努人)
Ⅲ 光暗交界處的(不)死形象
● 影王(羅曼人)
● 月亮上的老婆婆(巴布亞新幾內亞)
● 是女或是男?(希臘)
● 伊凡王子與瑪麗亞公主(俄羅斯)
● 年輕的男孩與活死人僕從(巴爾幹半島)
● 抓樹枝登上月亮的女孩(通古斯)
Ⅳ 聯篇故事群
● 納斯列丁.侯賈的事蹟(中亞)
Ⅴ 形式故事群
● 無盡的故事(日本)
● 最短的故事(日本)
特別收錄:緬甸故事兩則
講述者:奧勘卓(Aung Khant Kyaw)
● 波帕山的鐵匠傳說
● 帶著竹席的女子
重述者.繪師簡介
關於重述——代跋
书名简译:故事生成界: 那些(不)曾被讲过的民间谭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