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新譯徐渭詩文選
徐渭是明代傑出的文學家、書畫家,才華卓絕,諸藝兼精。雖然他命運多舛,倍歷坎坷,但性情豪蕩不羈,作品散發強烈鮮明的個人風格。詩歌本色自然,真情直寄,題材多樣而莊諧雜出,藝術地再現時代與人生,冶詩畫於一爐。小品文則蕭散自然,不拘格套,首開晚明小品直抒性靈之風氣。代擬之駢文表奏亦富麗雅馴,寄寓其淑世之卓見。袁宏道稱其「詩文崛起,一掃近代蕪穢之習」,為明代文壇、藝壇寫下璀璨的一頁。本書精選徐渭詩賦、書論、序跋、記文、碑文共百又五篇,輔以詳盡的注譯及深入的評析,書後並附有徐渭生平年表、主要著述一覽表,是讀者欣賞這位晚明文藝才子詩文造詣的絕佳讀本。刊印古籍今注新譯叢書緣起
自 序
導 讀
賦(一首)
後破械賦 一
五言古詩(十首)
海上曲(五首選二) 三
日暮進帆富春山 六
將至蘭溪夜宿沙浦 七
早發仙霞嶺 九
入 燕(三首選一) 一一
送蘭公子 一三
俠 客 一四
送劉君(二首選一) 一六
上 冢 一七
七言古詩(十五首)
陰風吹火篇呈錢刑部君附書 一九
楊妃春睡圖 二二
射鷹篇贈朱生 二五
二馬行 二七
觀獵篇 并序 三○
畫 鷹 三四
賦得百歲萱花為某母壽 三六
淮陰侯祠 三八
寫竹贈李長公歌 仰城 四一
漂母祠 四四
廿八日雪 四六
沈叔子解番刀為贈二首 繼霞 五○
蟹 五四
四張歌張六丈七十 五六
五言律詩(九首)
銅雀妓 五九
琉球刀(二首選一) 六一
春日過宋諸陵(三首選一) 六三
金 客 六四
聚法師將往天台,止其徒玉公庵中,余為留信宿 玉芝 六六
嚴先生祠 六八
白 鷳 六九
懷陳將軍同甫 七一
賦得風入四蹄輕(四首選一) 七三
七言律詩(四首)
恭謁孝陵正韻 七五
伍公祠 七七
岳公祠 七九
嚴先生祠 八一
七言絕句(三十首)
龕山凱歌為吳縣史鼎菴(九首選三) 八二
嘉靖辛丑之夏,婦翁潘公即陽江官舍,將令予合婚,其鄉劉寺丞公代為之媒,先以三絕見遺。後六年而細子棄帷,又三年聞劉公亦謝世。癸丑冬,徙書室,檢舊札見之,不勝悽惋,因賦七絕(七首選四) 八六
內子亡十年,其家以甥在,稍還母所服潞州紅衫,頸汗尚泚。余為泣數行下,時夜天大雨雪 八九
凱歌二首贈參將戚公(二首選一) 南塘 九○
武夷山一線天 九二
閶門送別 九三
宣府教場歌 九四
胡 市 九五
邊 詞(二十六首選三) 九六
七十二峰歸來書寺壁 一○○
王元章倒枝梅畫 一○一
雨 竹 一○二
牡 丹 一○三
水 仙(六首選二) 一○四
葡 萄(五首選一) 一○六
芭蕉雞冠 一○七
風鳶圖詩(二十五首選四) 一○八
山陰景孟劉侯乘輿過訪,閉門不見,乃題詩素紈致謝 一一三
書
奉答少保公書(其一) 一一四
擬上府書 一一八
與梅君 一二五
答張太史 一二六
與朱翰林 一二八
上提學副使張公書 一三○
論
會稽縣志‧風俗論 一五四
序
葉子肅詩序 一六○
詩說序 一六三
肖甫詩序 一七○
抄代集小序 一七四
幕抄小序 一七六
贈吳宣府序 一八○
送沈君叔成序 一八六
張母八十序 一八八
贈成翁序 一九四
跋
書朱太僕十七帖又跋於後 一九九
書草玄堂稿後 二○一
書田生詩文後 二○三
評朱子論東坡文 二○五
題自書杜拾遺詩後 二○八
記
西施山書舍記 二一○
鎮海樓記 二一五
酬字堂記 二二一
借竹樓記 二二四
豁然堂記 二三○
碑
劉公去思碑 二三五
傳
聚禪師傳 二四○
彭應時小傳 二四六
嚴烈女傳 二四八
墓誌銘
亡妻潘墓誌銘 二五一
蕭女臣墓誌銘 二五四
自為墓誌銘 二五八
墓 表
陳山人墓表 二六七
祭 文
祭少保公文 二七九
與諸士友祭沈君文 二八一
附錄一:徐渭簡譜 二八五
附錄二:主要著述 二九一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