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革命與詩
詩的溫柔與政治暴力,是我靈魂裡對立的兩極。
「當你開門時,一顆子彈穿胸而過。」
我終於深深覺悟,像我這樣的思想犯,回鄉的道路無疑是通向死亡。
那是血色的年代,也是白色的年代。
從西雅圖的博士候選人,到背叛詩學投身政治的入世哲學家;見證了島上的巨變,他的抒情也跟著毀滅。他改寫阿多諾(Theodor W. Adorno)的話:「美麗島之後,寫詩是野蠻的。」
一段在噤聲年代裡,述說身在海外面對左右派立場的對峙,幾乎被撕裂的心情,種種刺痛、悲傷、惆悵、失落等複雜感受。
繼《昨夜雪深幾許》,陳芳明最新散文力作。
在生命的轉捩點,典範消失之後,走自己的路。
終於決定參加許信良籌備的《美麗島週報》,無疑是漸近中年時的關鍵決定。那時開始偏離文學,也終於離開學術。南下之旅,等於背叛了親人與朋輩的殷切期待,也背叛了十餘年苦苦追尋的詩學道路。詩與政治之間,是多麼遙遠的距離。——陳芳明
殘酷與唯美的辯證史(自序)
1詩的湖泊
2地下室看初雪
3 不安的海洋
4 薛西佛斯的夏天
5 楓紅的伊瑟瓜
6 萌芽的季節
7 鐵絲網圍繞的燭火
8朝北的窗口
9白霜四面湧來
10 匕首劃過的切口
11決絕的抉擇
12背叛之旅
13 革命與詩
14不堪的年代
15被切割的親情
16不滅的嚮往
17 夢境與夢外
18 回家的方式
19聖塔摩尼卡的黃昏
20決裂的道路
21抒情與左傾
22 雪落芝加哥
23在梭羅墓前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