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做伙走台步:疼入心肝的24堂台語課
從心事誰人知到眾神護台灣
24堂深情眷戀的台語課
24篇從泥土地長出來的動人故事
語言,是文化,是生活,也是養分
當台語成為伸展台上的主角
文雅多彩,風情萬種,翻轉出曼妙舞姿
我隱隱帶著驕傲和滿足的感覺,彷彿找回某一文化榮光。面對自己生長的土地和上蒼,好像被神明摸了頭,拍過肩膀。有一種,這時終於長大,被歷代祖宗認可的圓滿。--劉克襄
台北孔廟的萬仞宮牆前,林強滔滔傾訴,台灣文化當有海納百川的開闊,語言本是自然自在的自信,不需要那麼多「鋩鋩角角」。陳明章抱著月琴聊起七音八調,隨口就是一段〈將進酒〉,他說語言有溫度,代表生命的底蘊,總把藍調彈成了南管。粗獷瀟灑的李永豐,談起這塊土地的母語記憶,溫柔得像是在聊自己的女兒。吳念真導演想起媽媽的背影,她肩頭擔挑沉重石塊,走得氣喘吁吁,卻不忘回頭叮嚀他別哭:「咱閣較艱苦嘛愛笑乎天公伯仔看!」以自家庭院當唸歌教室的楊秀卿,仔細提點學生的咬字和聲韻,可又忍不住嘆氣:「每次好不容易喬好了,下次又整組還回去。」謙稱自己是佛系台語推廣者的王昭華,長期為電影、記錄片等出版品做台語翻譯,連臉書(面冊)都用台語寫,她說自己不是上街頭的性格,但從年輕到現在一直在做(台語文推),「水不是蓋大港,但一直在流,這樣就好了啊。」
集結來自中央社「文化 」採訪群,24篇以「台語傳承」為主軸的人物專訪,涵蓋學術界、演藝圈、文學、科技、電影等各行各業的名人,有將台語文的推廣視為畢生信念;有從中汲取豐沛的養分,創作出膾炙人口的作品。或以台語傳承科學知識,或全心編纂台語辭典,或致力打造台語頻道。他們相信,每個人只要都再努力一點點,台語的文化就能不斷生湠下去。
※※※
「語言就是你的自信,語言就是你。」--林強
「生命底蘊就在那裡,像我每次要彈Blues(藍調),最後都會彈成南管。」--陳明章
「母語應該是沒有課本的,在進入學校前就要有一定基礎。」--張睿銓
「每一個世代,畢竟還是有他們每一代人的演化轉變,就像是浪淘沙,要真沒了,就是沒了啊。」--李永豐
「劇場長輩告訴我,人在世間要多愛人,事情就會很好。」--陳竹昇
「台語就是生命力強韌旺盛的咸豐草。」--吳朋奉
「台語有話,就一定有字。」--蔡振南
「台語的美,美在那裡頭的音韻起伏,美在讓人聽起來像是音樂。」--王金櫻
「語言是文化資產,台灣各族群的語言就是我們的文化寶庫。」--陳豐惠
本書特色
◎第一本以台語文為脈絡的名人專訪。
◎最頂真豪華教師群,開講二十四堂妙趣橫生台語課,授課老師有吳念真、林強、蔡振南、陳竹昇、澎恰恰、吳朋奉、王金櫻、滅火器和董事長樂團等,邊讀邊唱,大家一起來唸歌!
序:當我的台語2.0版時 /劉克襄
Lim Giong林強:語言是自信,語言就是你
陳明章:吟唱台語的溫度
滅火器:台語是照亮島嶼的天光
張睿銓:再見嘻哈,返去囡仔到最初
董事長樂團:眾神護台灣,用心護母語
李永豐:X!你就是要把很屌的東西弄出來啊
吳念真:守護一個連結著記憶的語言
陳竹昇:台語讓人記得「我是誰」
謝銘祐:尋找台灣和自己的樣子
澎恰恰:和台語文跳袂煞的雙人探戈
楊秀卿:給台灣的禮物
吳朋奉:回不了頭的台語思戀
蔡振南:120%的台語藍調
楊富閔:台灣囝仔轉大人
王金櫻:台語才是真正媠的東西
鄭順聰:讓女兒也能說父母說的語言
姚榮松:用正確的字寫想說的話
許沛琳:小學堂的台語課搶答
吳宗信:講台語的火箭大叔
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台語文是咱的寶貝
王昭華:佛系的台語文推廣者
周盈成:用台語寫世界,伊想的佮你無仝
呂東熹:打造道地台語放送頻道
邵大倫:台語DJ,Mix不同語言的DNA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