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筆記與對話:臺灣百年雙源匯流文學的淒美絢麗
本書從【筆記胡適自由文學】、【筆記張道藩文藝政策】,到【筆記陳奇祿文化建設】的三個階段,記述了百年來臺灣文學,從日本殖民政府階段到國府戒嚴體制階段的統治,其雙源匯流文學所呈現出來的結果;同時透過與文藝獎得主的【對話周伯乃文學風華】,描畫出臺灣百年文學面貌的淒美絢麗。
本書特色
百年來臺灣文學發展的特色,主要凸顯在日本殖民政府與國府戒嚴體制的環境下,其雙源匯流所形塑開花出來的結果。 目錄第一部分 筆記胡適自由文學
梁錫華〈永遠迴響的心聲〉
唐德剛〈胡學前瞻〉
逯耀東〈胡適身在此山中〉
余英時〈赫貞江上之相思〉
胡適〈我的聖女快樂嗎〉
周質平〈胡適的離亂歲月〉
羊汝德〈我與胡適的一段緣〉
王志維〈胡適先生的婚姻〉
王鼎鈞〈我從胡適面前走過〉
胡適與《紅樓夢》
今聖嘆〈懷胡適之校長〉
胡適〈白話文學運動〉
胡適〈禪宗史的新看法〉
胡適〈我對中國文學史的看法〉
李青來〈胡適六八壽辰〉
胡適〈一個人生觀〉
胡適〈找書的快樂〉
王洪鈞〈胡適要再積極奮鬥十年〉
胡適談〈四十年來的中國文學革命〉與〈新詩〉
李青來〈從前和今我──胡適博士生日前一席談〉
第二部分 筆記張道藩文藝政策
張道藩為王蓉子詩集〈青鳥序〉
歡迎李承晚總統
訪日團長的四篇重要演講辭
《自由中國》雜誌「荒謬的建議」
所謂「臺灣國際化」謬論
質詢吳國楨的對國家不利之言論(一)
質詢吳國楨的對國家不利之言論(二)
質詢吳國楨的對國家不利之言論(三)
張道藩主義
王藍「哪裡無言論自由」
堅辭立法院長理由
政治乎?文藝乎?
蔣碧微〈卻道海棠依舊〉
記一段「道藩文藝基金會」的軼事
溫州街的神仙歲月
《文藝創作》的戰鬥文藝精神
「中國文藝協會」的時代意義
文藝創作需要政策嗎?
第三部分 筆記陳奇祿文化建設
主編《公論報》「臺灣風土」版
學優而仕的人生際遇
出任行政院政務委員
鄉土文學論戰
珍藏陳奇祿墨寶
《勁寒梅香──辜振甫人生紀實》
客廳的書櫥與字畫
第四部分 對話周伯乃文學風華
詩是文學中的精華
戰鬥文藝詩人的年代
戰鬥文藝的朗誦詩歌
鍾雷、田原的逸事
吳東權、趙滋蕃的軼事
琦君《三更有夢書當枕》
艾雯《漁港書簡》
張秀亞《我與文學》
胡品清「永恆的異鄉人」
林海音《城南舊事》
王鼎鈞《我們現代人》
文學作品的自剖式散文
周伯乃《現代詩的欣賞》
沈從文筆下的鄉土意識
再談沈從文筆下的鄉土意識
三談沈從文筆下的鄉土意識
吳新榮鹽分地帶文學
紀剛《滾滾遼河》
周伯乃贈詩〈歲月無聲〉
百年臺灣文學的淒美與絢麗
书名简译:笔记与对话:台湾百年双源汇流文学的凄美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