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詩及其象徵
強調「詩歌的象徵性」與「人類個體內在性」之間的連繫與結合,證明「詩」作為「精神療癒」的一種可能存在。
海子詩歌內外的「死亡」,是英勇殉詩還是心靈實況?
在葉紅身上,文學──詩語如何成為一種「抗抑鬱劑」?
寫詩對商禽而言,究竟為了「逃離現實」還是「治療」?
零雨如何以詩翻譯內在異質,並隱含反抗意涵?
林梵詩中的「神明」,其實是詩人「超我」的化身?
魯迅〈復讎〉二首深藏了何等黑暗思維與人性原罪觀念?
「李格弟」是誰?夏宇如何安置其身分?
李癸雲以精神分析學(Psychoanalysis)的探問方式,剖析詩人寫作現象,嘗試溝通文學與精神醫學的隱形交錯路徑!
本書特色
臺灣詩學論叢系列書之一
《台灣詩學季刊》以論說台灣詩學為其立刊宗旨之一,大部份同仁都在大學任教,能寫詩,亦都有現代新詩的論述能力,策劃編印「台灣詩學論叢」,將收入有關台灣現代詩的專著、論集、詩話等,初期將以同仁為主,未來不排除擴大徵稿,希望每隔一段時間可以出個幾本。先推出的第一批有四本,包括白靈的《新詩十家論》、渡也的《新詩新探索》、李瑞騰的《詩心與詩史》和李癸雲的《詩及其象徵》。叢書有總序,各本有自序,內文可分輯,最後或有附錄,如作者詩學年表等。期待本論叢能朝跨領域整合的大方向前進,為台灣現代詩學的建設,略盡棉薄之力。
作者以精神分析學(Psychoanalysis)的探問方式,剖析詩人寫作現象,嘗試溝通文學與精神醫學的隱形交錯路徑!強調「詩歌的象徵性」與「人類個體內在性」之間的連繫與結合,證明「詩」作為「精神療癒」的一種可能存在。
論叢總序/李瑞騰
自序/李癸雲
輯一 詩的療癒
詩人自殺.精神分裂.烈火詩語 ──再探海子詩作的死亡書寫
文學作為精神療癒之實踐──以臺灣女詩人葉紅為研究對象
戰爭.囚禁.逃亡──試探商禽的戰爭創傷書寫
輯二 從詩到人
賦詩言志,重新排練──論零雨詩作的反抗意涵
神格人物,人格理想──試探林梵詩作的神明書寫
「四面都是敵意」──論魯迅〈復讎〉二首的原罪觀念
「唯一可以抵抗噪音的就是靡靡之音」──從《這隻斑馬_is Zebra》談「李格弟」的身分意義
《詩及其象徵》各篇發表資料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