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結緣:文學與宗教 以中國古代文學為中心 下冊
佛教和中國文士的關係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個方面是對他們的生存方式,即如何安頓自己的一生,產生了多維度的影響。六朝以後,相當多的士人或從佛教中受到啟發,調整自己的價值取向與人生道路,或從佛教中為自己生存方式找到心理的、觀念的依據,所謂「以儒致身,以道養生,以釋安心」。另一個方面是一些特立獨行之士,在批判僵化的統治思想時,往往從佛教里尋找自己的思想武器。第三個方面,一些文人在從事文學、藝術活動時,從佛教中得到啟示,從而產生創新的靈感,影響到創作思想、作品內容與藝術手法、藝術風貌的新變。下冊
下編 十八論
論李卓吾的「維摩」人生 285
一 285
二 287
三 291
四 299
論錢謙益與金聖歎的「仙緣」 305
一 305
二 308
三 314
莊禪與孔孟:金庸「武俠」理想人格源頭論 321
一 321
二 327
三 337
論白話長篇小說中宗教描寫之人文色彩 343
一 宗教描寫中的寄託與象徵 345
二 世俗化的佛與道 351
三 以調侃、幽默寫莊嚴 355
論明清白話長篇小說中的「三教爭勝」 359
一 359
二 361
三 365
四 372
禪與俠的妙合——魯智深形象新論 375
一 375
二 377
三 381
四 384
《西遊記》「心猿」考論 389
一 390
二 393
三 396
四 401
牛魔王佛道淵源考論 405
一 405
二 407
三 411
四 416
簡論《西遊記》與佛經的一些關聯 421
一 《維摩詰經》與《西遊記》 421
二 《壇經》與《西遊記》 426
須菩提入《西遊記》緣起考論 429
論《西遊》與全真之緣 437
一 437
二 440
三 445
四 453
論《西遊記》宗教文字的版本意義 455
一 455
二 457
三 460
四 463
五 465
論元雜劇與佛教之因緣 467
一 元雜劇中的神仙道化題材與涉佛劇碼 468
二 元雜劇的涉佛題材分析 470
三 關於元雜劇的佛教觀念 475
四 元雜劇涉佛劇碼反映出的佛教演化信息 482
「煙雲」之「道」散論 489
一 莊子之「道」抑或林氏之「道」 489
二 姚思安為何「落髮」 495
三 「道」在第二代身上的表現 501
四 《莊子》與《京華煙雲》的寫作 509
論《文心雕龍》對《高僧傳》之影響 515
論清初文論中的佛學影響 525
一 525
二 532
三 537
四 539
金聖歎「忠恕」說論析 543
一 543
二 545
三 551
四 556
論「因緣生法」與金聖歎的小說創作觀 559
一 559
二 560
三 562
四 569
後記 571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