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價

【認識台灣茶套書】 (二冊):《台灣茶第一堂課》、《烏龍茶的世界》

原始價格:US$42.84。目前價格:US$38.56。

【作者: 陳煥堂,林世煜,林世偉】
【出版社: 如果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3-02】
【分類: 飲食 | 咖啡 | 茶】
【裝訂: 平裝】
【印刷: 全彩印刷】
【ISBN: 9786267045275】

貨號: 9786267045275 分類:

Description

【認識台灣茶套書】 (二冊):《台灣茶第一堂課》、《烏龍茶的世界》  台灣不只好山好水,更出好茶
  茶葉怎麼挑?茶香怎麼品?
  關於台灣茶的大小事,三十年職人心法,不藏私大公開

  《台灣茶第一堂課:頂尖茶人教你喝茶一定要知道的事》、
  台灣茶要這樣喝!
  頂尖茶人喝茶祕笈大公開!
  品種、風土、製法,三個簡單原則讓你輕鬆了解台灣茶,並且玩茶一輩子!
  台灣23個主要茶區大解析,教你各地區不同的製茶手法以及特殊的產地香及品種香。

  讓你輕鬆買茶不困惑,自己也能成為驕傲的台灣茶專家!
  ◎  你知道台灣茶為什麼傲視全球?
  ◎  台灣茶各個產區各有什麼不同的特色?
  ◎  為什麼高山茶那麼受歡迎?
  ◎  如何根據喜愛的香味挑選不同品種的茶?
  ◎  為什麼講究喝春茶及秋茶?
  ◎  茶乾的形狀會影響茶的香氣嗎?
  ◎  怎樣挑選適合自己製作合宜的好茶?
  高山茶真的是台灣茶的正統嗎?
  這麼多種的鐵觀音到底那種才是真正的鐵觀音?
  什麼叫頭水、二水?各有什麼好壞?
  什麼品種的茶葉應該何時採收,什麼製法,才是最合宜的好茶?

  台灣最權威的茶達人講茶、評茶,跑遍全台茶區,從如何選茶、品茶,高山茶的弊端,各茶區的異同,那種品種的茶應該在什麼時節,採用何種製作方式最好?到台灣茶的歷史傳統、做茶的技術、茶人的甘苦等,以犀利而不失輕鬆的筆法陳述出最具代表性的見解,及最有用的判斷標準。除對台灣茶業生態有全面性的瞭解外,更可做為買茶、品茶的指南!

  台灣真正的茶人,帶你走遍台灣茶山,了解台茶文化,認識台灣茶最深厚的精髓

  《烏龍茶的世界:全方位茶職人30餘年心血結晶,從種茶、製茶、飲茶,告訴你烏龍茶風味的秘密》
  這是你期待已久,關於烏龍茶最全面、最深入的一本書

  茶乾、茶湯、葉底怎麼看?
  產地和海拔高度是如何影響茶葉的風味?
  為什麼茶葉的品質受天候及製程的影響那麼大?
  茶葉的香氣和滋味來自茶菁中的哪些化學變化?

  台灣烏龍茶職人三十餘年的實戰心得、手藝、技術、經驗、品味
  茶行不願說、不想教、不外傳的茶葉知識
  《台灣茶第一堂課》暢銷書作者陳煥堂最新力作!

  你知道嗎?
  ■烏龍茶的滋味好壞是取決在製程而非產地
  ■茶葉的採摘標準不在一心二葉,在茶葉的成熟度
  ■茶湯的顏色並不代表茶葉發酵的程度
  ■外觀糾結緊實的茶乾泡出的茶湯多容易苦澀
  ■「菁氣」不是「清香」,茶葉的成熟程度才是決定香氣的要件
  ■葉底就是茶葉的身份證,從茶葉的品種,採摘季節,發酵程度,烘焙過程都可以一目瞭然

  季節、品種、產地、栽培、製程,掌握控制茶葉品質的重要元素,你也能成為專業茶人

  台灣茶職人、暢銷書《台灣茶的第一堂課》作者陳煥堂,鑽研烏龍茶三十餘年來的心血結晶,從茶葉品種的辨別到茶菁的適製性,季節與產地對茶葉的影響,從湯色、香氣的判別到茶底品質的判定,教你系統認識烏龍茶。

本書特色

  ◎豐富的彩色圖片、簡明曉暢的文字,帶領初學者步入烏龍茶的迷人世界
  ◎徹底說明烏龍茶的產地、品種、栽種、製程,對茶葉香氣和滋味的形成和影響
  ◎深入淺出的茶葉化學解說,剖析採摘、萎凋、發酵各環節對茶葉風味的影響
  ◎多幅對比照片,詳細解說如何由茶乾、茶湯、葉底等線索,選擇適合的好茶
  ◎收錄台灣茶區介紹及海拔高度地圖
 目錄《台灣茶第一堂課》
推薦序
作者序

第一章 茶菁幻化 烏龍成型 都是龍種──
烏龍的品種  40
節氣與時令  49
茶菁幻化.烏龍成型  52

第二章 高山的困惑
高山的困惑  62
都是外型惹的禍  66
不世出的茶王  68
比賽茶的裁判、選手、作品  70 賣茶計,豈只三十六招  73

第三章 行走茶山 古風猶存文山包種茶──
坪林  78 球型包種茶──木柵鐵觀音  82
南港包種,有石仙氣  85
式微的中國風──三峽龍井茶  88
不像鐵觀音──石門紅茶  90
五色斑斕的東方美人  92
明日黃花矣──桃園縣  95
又是雲又是泥──新竹縣  97
昔日的老田寮──苗栗縣  99 台茶之最,梨山最高  101
種在新中橫沿線的玉山茶  104
遵古炮製才能絕處逢生──鹿谷鄉凍頂茶  108
資本主義.松柏長青──名間茶  112
自溪埔種到山頂──竹山  115
茶鄉遍地──南投縣  118
高山連綿.茶園點點──南投仁愛鄉  123
茶在江湖──雲林  128 高山茶區的濫觴──嘉義梅山  131
來去阿里山  134 亞熱帶茶園──高雄縣  137
茶樹基因庫──屏東港口茶  139
錢少事多離家遠──台東  142 無印良品,茶出花蓮  146
OEM茶區──宜蘭  149

第四章 來去買茶 來去買茶  154 茶、泡茶、泡好茶  157
茶有沒有「機」?  160
夏天喝茶,喝冰泡茶  162
健康飲茶  164
第五章   茶路天涯 茶路天涯  12
烏龍過台灣  15 茶郊與媽祖  18
福爾摩沙茶  21
孤女的願望  24
一葉外銷滄桑  27
斷裂與傳承  30 普洱在台發酵  33
媽祖保佑鐵觀音  35

《烏龍茶的世界》)
作者序:此茶非彼茶

CH1品種、產地、季節、栽培──烏龍茶的基礎知識
進入烏龍茶世界的基礎──認識六大茶類
是茶類?品種?還是商品名?──什麼是烏龍?
〔專欄〕烏龍茶名稱的今與昔
判斷茶葉品質的四個角度──系統瞭解烏龍茶的世界
隨茶業變遷而變化的茶樹品種──認識不同品種的適製性
買茶要看產地嗎?──認識茶樹生長與產地的關係
〔專欄〕買茶不只看海拔而已
合格的栽培才能養出合格的茶菁──認識栽培方式對茶葉品質的影響
品味不同季節的茶香──認識季節與茶葉品質的關連
手採才會有好茶?──認識採收方式、成本與品質關係

CH2手握、聞香、開湯、品嚐──挑選好茶的方法
從科學角度認識茶葉的香氣與滋味──關於茶葉化學
茶香哪裡來?──尋找喜好香型的四個線索
苦澀哪裡來?──化苦澀為醇和的四個關鍵
一心二葉的迷思──半發酵茶的採摘成熟度要求
〔專欄〕幼卡有底──被遺忘的步留
適性而製才能引出好滋味──好茶的製程應該如何?
〔專欄〕生茶、青茶、熟茶
茶葉的精製過程──烘焙
看外型還是看外觀?──茶葉要講求外型嗎?
使茶湯變苦澀的「積水紅」──從湯色判斷茶的品質
苦澀的白毫與清甜的包種──茶湯色澤與發酵程度
葉底,茶的履歷表──瞭解葉底與品質的關係

CH3清香、鮮爽、濃郁、醇和──認識各類烏龍茶
百年基業奠立的清香茶湯──文山包種茶
回歸傳統的甘醇茶湯──凍頂茶與紅水烏龍
消失的番庄與新興的紅烏龍──番庄烏龍與紅烏龍
產在高熱夏季的極品茶──東方美人
七泡有餘香的優良品種──鐵觀音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高山茶
台灣茶區的新寵兒──紅茶
陳香醇厚?還是火氣十足?——陳年老茶
高海拔不代表高品質──烏龍茶的定價
有機茶一定是好茶?──有機茶的正確概念
看穿比賽茶背後的龐大商機──比賽茶迷思
你喝的茶是進口茶嗎?消失的進口茶
到茶行買茶去!──茶行的角色
〔專欄〕你買的是茶葉還是包裝
品出一杯馨芳──如何品茶
〔專欄〕買茶要領

 【认识台湾茶套书】 (二册):《台湾茶第一堂课》、《乌龙茶的世界》

目前沒有評價。

搶先評價 “【認識台灣茶套書】 (二冊):《台灣茶第一堂課》、《烏龍茶的世界》”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