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為妳煮食:我們的「女食」故事
Cooking for You: Our Stories About Women’s Food Practices
「紅色」真的補血嗎?食物=藥?「媽媽」的味道……
(怎麼不是爸爸啦!)
★從燉鍋到書桌!當代女性專屬的飲食筆記★
傳授當代女性藥食祕法、廚房人類學,一本兼顧美味與健康的飲食書。
邀請您輕鬆坐臥,展讀一個個溫暖而深刻的「女食」故事。
被誇讚為「賢妻良母」,
好似穿上質料差的毛衣,渾身發刺不自在?
或者,那是股一言難盡的感受,混雜著驕傲、微慍與無奈。
煮?不煮?為誰煮?
舊時女性在廚房揮汗,為家人的飲食喜好與健康付出,卻常將自己遺忘。當代婦女雖不再理所當然地接受「女煮內」的性別分工,但那專為女性身體設計的飲食療法卻也逐漸失傳了。於是本書提出「女食」的概念,在藥食同源的基礎上,針對女性各生理階段所設計的養生飲食傳統。讓女性從「為他人煮」的責任,有了「為自己煮」的選項。
本書融合漢醫婦科學與飲食文化,交織歷史、訪談與回憶書寫,活用五行生剋的理論,搭配示範手作創意傳統食療菜色。讓「女食」故事領著妳走入時空的隧道與傳承的生命之旅,在下一次燃起爐火時,充滿自信與喜悅。
|記憶中母親的味道|
「母親的菜是一種記憶,烹調出母親味道是一種傳承,與母親相關的菜色,成了一種思念與紀念的儀式。」
她很忙,又要很美,於是用食材來彌補沒有時間做的功夫菜。不知為何,每到年末就會想她,他總愛在烏魚季裡,蒜苗、烏魚肉清湯煮米粉,我卻是個愛香煎烏魚膘的女兒。不教我做菜的母親也沒告訴我,她在哪兒買的烏魚和我最愛的風螺。失傳了,我曾如是想。記得那是2018年末,友人特地從阿里山上攜回一株新鮮山葵,為此我特地往百貨超市的水產店購買生魚片,居然就在那鮭魚、鮪魚錯落的美好間,閃動著烏魚膘的光芒,「失而復得了」!我驚喜地想。
|傳統藥食智慧,滋養當代生活|
「以酸養骨、以辛養筋、以鹹養脈、以苦養氣、以甘養肉,以滑養竅。」
那一道菜母親放了什麼材料、怎麼調味?母親會在什麼特定的時節、時機準備那一道菜?女性長期在臺灣社會裡,以中饋之姿所傳承的文化核心,也就是所謂老祖宗的智慧。想起傷風感冒時的那杯熱薑茶,腸胃虛弱時的那碗鹽撒白粥,冬至桌上的湯圓,寒夜裡絕不缺席的十全大補。更有那青春期後,與母親心照不宣的四物燉雞湯時機。這些無不是藥食同源的傳統文化,由母親在生活中實踐而潛移默化於我們的知識。
從日常煮食到性別文化,這一晚自擁廚房的女子,循著食材曆,共構餐桌絮語……
|與日常交織的「女食」文化|
在臺灣的飲食文化中,女食,為女性在不同身分與生理階段,針對調經、懷孕、生產、哺乳等所流傳下來的養生飲食。無論是烹飪技術還是其中蘊藏的知識,都是由一代接著一代的女性悉心指引與烹調。不僅如此,這些食補或食療的形式與內容,交織了女性彼此、家族、甚而社群的飲食風俗文化,他長期存在於臺灣社會中支撐著我們的日常生活。
|為妳(你)煮食|
這個主要由女性所傳承的臺灣飲食文化的偏移與轉型,在女性意識覺醒、女性主義興起的背景下,更可能有著一個以性別論述為主的詮釋空間——「女食」文化傳統的當代體現,以一種文化傳承的模式潛移默化了女性,同時也在現代的煮食勞務(煮/不煮/怎麼煮/誰煮)與消費(吃/不吃/怎麼吃/去哪吃)中,以一種重複執行類儀式、偏離也創新的動態,潛移默化了傳統飲食文化的論述內容與權力架構。
專文推薦
余貞誼/高醫大性別所助理教授
阮理瑛/和信醫院大健康中心副主任
林芳玫/臺師大臺文系教授
彭俊亨/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董事長
(依姓氏筆畫排列)
感動推薦
于國華/北藝大藝管所 副教授
吳岱融/北藝大藝教所 所長
和菓子/《VOCE》專欄作家
洪淑苓/臺大中文系教授
(依姓氏筆畫排列)目錄緣起
推薦序
第一章為妳煮食
母親的菜
飲食風俗研究的啟發
「 女食」的意涵
性別、飲食與文化遺產
把傳統重新「煮」出來
點描臺灣「女食」文化新風景
為妳煮食的「非必須/不想要」
我的身體、我的立場、我的處境
多元立場變換策略
第二章傳統飲食文化中的性別秩序
探疑「婦功」
究竟「 婦德」
中國歷代至民國初年
台灣日治時期戰後至今
女人實傳技藝,文人虛寫華奢?
傳統漢醫的女性身體觀與飲食迷思
月經週期飲食
懷孕、產後及更年期的飲食
臺灣當地、當季的「女食」活傳統
第三章我們的「女食」故事
一起聊「女食」
「藥」「食」同源
坐月子的禁忌、傳統與多元選擇
不只為妳而煮,也為了妳而吃
廚房的那盞燈:如果是爸爸煮飯⋯⋯
誰的年菜?誰的傳統?誰的權力?
「女食」關係網絡中的互惠培力
第四章世界飲食文化遺產論述的前世今生
有形與無形交融的文化遺產保護概念
飲食文化之為無形文化遺產
飲食的遺產化管理與臺灣現況
動態保存「女食」的多元樣貌
第五章建構臺灣當代「女食」文化論述
彰顯「當代性」的意涵
展現「政治性」的企圖
擘畫「資產性」的策略
臺灣「女食」文化成為世界飲食文化遺產潛力項目
後記:故事,未完
參考文獻
附錄
书名简译:为妳煮食:我们的「女食」故事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