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中醫大師教你9招斷病根
始於明朝,傳承600年的養生法
防治未病,才能真正從源頭遠離疾病
沈紹功 著 中醫大師
沈氏女科第十九代傳人
50年經驗的資深醫師告訴你:
生活方便,未必都是好事
生病絕不是突然的,而是累積的結果
現在不生病,不代表未來不得病
5000萬人都在收看的長壽健康節目《養生堂》重要來賓
透過養生,去除病根,才能治本!
病,大多數是你自找的!
水沒喝對,腎就虛
節食減肥,脾胃濕又寒
肉食系,小心腸癌上身
常熬夜,肝經不暢,肝血不足
高熱量食物吃太多,痰濕淤阻血脈
很多人想養生,卻不小心養了「病」
五臟六腑的病,源於缺乏自我管理力
跟著中醫傳人這樣做,找回不生病的生活!
600年傳承中醫經驗彙整,揭開現代人「體虛」的真相!
「斷病根」的重點在於通過養生手法來調理身體,保持氣血暢通、陰陽平衡、五臟強健。只有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才能啟動自癒力對抗疾病的侵襲。
本書會提到諸多疾病的成因及預防之道,分享沈氏女科600余年來累積的養生經驗和方法,幫助大家遠離錯誤的生活方式。
中醫養生的道理並不難懂,只要認真讀、好好學、多練習,就能保持健康、祛病強身、過更有價值的樂活人生!
序 防治未病才能不得病
第一章 現在的人,為何疾病纏身?
病,大多數都是你自找的
1.很多人想養生,但卻不小心「養了病」
2.40歲之後,大多數的病是還年輕時候的債
3.種下錯誤的種子,生出了有病的果
小炷留燈,養生先養神
是什麼決定了你現在的健康狀況?
1.先天靠「底子」,后天靠維護
2.別讓情緒左右了你的健康
3.關注如何治病,不如多去想怎樣不得病
好用的養生中藥
第二章 五臟六腑的病,管不住自己你賴誰?
心血管疾病是怎麼患上的?
1.高熱量食物吃太多,痰濕瘀阻血脈
2.身體正氣不足,感冒也能拖成心肌炎
3.愛運動不懂節制,心臟猝死時有發生
4.血壓隨着壓力升,看誰升得快
5.過喜傷心,太高興傷身
6.經常想不通的人,心血管也不會暢通
遠離心血管疾病的活法
肝是怎樣受傷的?
1.酒,小酌怡情,大醉傷肝
2.胖人先胖肝,只吃不動小心脂肪肝
3.毒素攝入太多,肝排不出去就變內傷
4.經常熬夜,肝經不暢肝血不足
5.怒傷肝,情緒失控肝受損
6.心眼小的人,常伴有肝氣鬱結
肝臟喜歡你這樣養
脾為何越來越弱?
1.愛吃涼食,陽傷脾虛諸病來
2.不吃主食,脾氣不足精神差
3.過度勞累,內傷脾胃百病生
4.思慮太過,氣滯脾傷
脾不虛,病不找
胃,你還好嗎?
1.不吃早餐的人,長期胃空着早晚胃潰瘍
2.「一冷一熱」,胃的眼淚你看不見
3.把藥當飯吃,胃氣受傷,動力全無
4.節食減肥的女孩子,脾胃虛寒是通病
5.心情不好拿胃解憂,得了胃病愁上加愁
胃炎養生法
腎是怎樣變虛的?
1.烤腰子重金屬超標,補腎不成還傷腎
2.「驚恐傷腎」並非無稽之談
3.水不是喝得越多越好,喝水不當也會腎虛
4.吃海鮮喝啤酒,腎病在向你「招手」
5.久坐傷腎,道理其實很簡單
6.房事無度,控制不住腎早衰
這樣養腎才養命
第三章 家有遺傳史,你還不注意嗎?
高血壓越來越「年輕」
1.長期吃得過鹹,血壓高是早晚的事
2.脂肪多的食物,越吃越容易誘發高血壓
3.冬季不注意保暖,血壓容易升高快
4.睡眠不好運動少,高血壓會早早找到你
開胃祛痰降血壓
別讓糖尿病再傳下去
1.糖尿病傳不傳給你,關鍵在自己
2.愛吃甜食喝飲料,血糖易升高
3.體重失控的人,糖尿病多半會發生
4.偏食油膩血糖升高會昏迷
5.只吃細糧不吃粗糧,也會影響到血糖
巧用食療降血糖
小心,腫瘤也有遺傳性
1.愛生氣愛抑鬱的女人,易患上乳腺癌
2.剩飯剩菜接着吃,削弱胃氣得胃癌
3.只吃肉不吃菜,毒素積累得腸癌
4.常吃發霉或油炸的食物,小心患上肝癌
5.邪氣入侵不注意,小心肺癌在逼近
別讓癌瘤打敗你
第四章 女人不注意的事,變成了難言的事
為何月經總是不聽你的話?
1.愛吃涼食,你會把子宮變「冷宮」
2.女人體寒還不運動,月經能好嗎?
3.心情不好肝氣郁滯,月經失調找上門來
4.給自己壓力太大,月經肯定不聽話
5.調節月經靠激素,長出肌瘤不奇怪
氣滯血瘀這樣調
細節不注意,婦科病來襲
1.越是美麗凍人,越容易得婦科炎症
2.月經期間忍不住,盆腔早晚要倒霉
3.勿把人流當小事兒,影響月事誤大事兒
4.腎氣損傷,卵巢一定受損害
5.產后大意不做月子,后患無窮
內養外修更美麗
第五章 兒童需要格外看護,父母盡量別犯錯
別再過分餵養孩子
1.零食吃太多,孩子腸胃混亂不長個
2.睡覺前吃東西,會讓孩子胃氣虛
3.過量飲食,孩子積食會發燒
4.營養從食物中來,補大了孩子一樣會生病
5.亂吃就會病從口入,腹瀉一來問題多
健脾調胃,孩子長得好
錯誤的觀念要改變
1.總喜歡捂着孩子,濕疹滋生孩子受罪
2.孩子一生病就用藥,天生的免疫力被破壞
3.讓孩子過早接觸電子產品,眼睛不好精神差
4.不讓孩子接地氣兒,孩子體質虛弱易得病
5.誤把寒證當熱證,越吃越嚴重
小兒小病用小方
书名简译 : 中医大师教你9招断病根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