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在充滿慾望的世界求生存

US$17.50

【作者: 梅田孝太】
【譯者: 嚴可婷】
【出版社: 遠流】
【出版日期: 2024-09-27】
【分類: 人文社科 | 當代思潮/哲學】
【裝訂: 平裝】
【印刷: 單色印刷】
【ISBN: 9786263619043】

貨號: 9786263619043 分類:

Description

叔本華:在充滿慾望的世界求生存
ショーペンハウアー:欲望にまみれた世界を生き抜く
  青春哲學三部曲之「叔本華」
  ──引領你從煩惱與內心糾葛解脫。
 
  ◆ 在慾望與匱乏之間,幸福與痛苦可以共存。
  從日本到韓國,亞洲掀起閱讀叔本華熱潮,「厭世代」必讀!
 
  ◆ 本書重點
  .叔本華在年少時目睹人類社會的「悲慘處境」。
  .世界只不過是「虛妄的幻象」。
  .為了從慾望獲得解脫而「否定意志」。
  .從「惡」中獲得解放的「共苦」與「藝術」。
  .給日本年輕人帶來衝擊的「青春哲學」。
  .與人往來變成在「比賽演技」。
  .與其隱瞞缺點,不如坦誠表露。
  .對於主張「何必來到這個世上」的反出生主義,提出「救贖之道」。
 
  【從生存的痛苦中,在內心獲得庇護所】
 
  「是命運在切牌,為我們決定勝負。」叔本華認為,人生不會一直如我們所願,而是由無數千鈞一髮的成敗構成。
  我們還尚未明瞭生存的目的,就要不斷面對接踵而來的課題,摸索置身環境中最佳的解決方式,時而面臨失敗,費盡千辛萬苦過日子。
  當然,也無法正確預測未來,我們尚未具備這樣的智慧。只能依據有如內在衝動的敏銳直覺,做出最好的選擇。
  然而,儘管認真地活,試圖為善,無論身在何處總會有不理解自己的人,災害與疾病也會毫無道理地降臨。
 
  閱讀叔本華的哲學,會在我們心底形成庇護所。
  這種庇護所能幫助我們擺脫「生存的意志」,以及「意志」產生的一切「迷妄」,在內心保留自由的空間。
 
  現代社會以滿足慾望為驅力所造成的偏差,使得存在的痛苦變本加厲。
  透過閱讀叔本華的思想,思考生存的本質,便能理解「我現在感覺很幸福」與「人生的本質是痛苦」,原來可以並存。
 
  叔本華當頭棒喝、略帶諷刺針砭的言論,有助於減輕你的人生煩惱。
 
  ◆ 關於〔青春哲學三部曲〕出版企劃
 
  《佛洛姆:自由自在活著,不怕孤獨》(2024年9月出版)
  《漢娜.鄂蘭:極權主義的惡夢》(2024年9月出版)
  《叔本華:在充滿慾望的世界求生存》(2024年10月出版)
  三位思想家的三個主題,簡單扼要歸納思想精華。
 
  ①   闡述究竟這是什麼樣的思想(概論)
  ②   這種思想為什麼會誕生(時代背景)
  ③   現在為什麼應該閱讀這樣的思想(當下能如何應用)
 
  從以上三個方向探討關於個體、人生、社會、政治與國家等主題,是能一氣呵成讀完的「當代思潮」精巧一冊!

  〔專家導讀精要〕
  厭世哲學家(《厭世講堂》作者,同名粉絲專頁經營者):

  叔本華的哲學雖然承繼了西方哲學傳統,但又朝著完全不同的方向發展。儘管至今仍有許多爭議,卻啟發了無數後世哲學家,成為「後現代思潮」的先驅,這正是他對當代世界的巨大貢獻。

  叔本華對宇宙本質是盲目衝動的「意志」理論,不僅被尼采繼承並發展出「權力意志」與「超人」學說;他對「身體」與「無意識」的重視,也啟迪了現代藝術,如象徵主義詩歌和現代主義繪畫等。叔本華雖然悲觀厭世,卻為這個世界帶來了繽紛美麗的色彩。

  無論悲觀還是厭世,對叔本華來說,這其實源於他對宇宙真相的深刻領悟,並因此激發了他對解脫的追求。因此,厭世只是起點,如何度過人生才是終極的意義所在。

  閱讀叔本華的著作,如同見證一位西方哲人對人生的深入探問,以及他在慾望與匱乏之間的奮鬥,最終踏上求道之路的身心成長之旅。我認為,叔本華的哲學對於二○二四年的「厭世代」仍具有豐富而深刻的啟迪意義。

名人推薦

  ◆ 厭世哲學家(《厭世講堂》作者,同名粉絲專頁經營者)專文推薦
  林靜君(南港高中哲學課教師)
  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
  鐘穎(愛智者書窩版主/心理學作家)
  ──悅讀推薦(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目錄推薦序 一個厭世主義者的成長之旅 文◎厭世哲學家
 
前言 充滿痛苦的人生
如何從生存的痛苦獲得解脫
「求道的哲學」與「處世的哲學」
 
第一章 哲學家叔本華的誕生──其生涯與歷程
 
1 提出「意志的否定」的哲學家
憂鬱與黑暗時期
「阿圖爾」這個名字
少年叔本華內心的糾葛
影響叔本華哲學的早期經歷
 
2 生涯與歷程
叔本華的修業時期
撰寫主要著作時期
法蘭克福時期
 
第二章 悲慘的人生與「意志的否定」──代表著作《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蘊含的求道哲學
 
1 世界是我們的表象
求道的哲學
世界的凝視
什麼是表象
時間.空間.因果性
 
2 意志與表象的世界
我究竟是什麼
我既是身體也是意志
生存的意志
意志所象徵的世界
意志與表象究竟有什麼關係
 
3 如何從慾望解脫
意志的否定
藝術究竟是什麼
藝術與概念的各階段
藉由共苦否定意志
宗教禁慾的本質出於否定意志
 
第三章 人生究竟該怎麼活──從晚年的《附錄與補遺》看處世哲學
 

1 叔本華哲學的另一種面向
求道的哲學/處世的哲學
附錄與補遺
牽著貴賓犬散步的哲學家
 
2 叔本華的箴言
獨立思考
根據「心理學的備忘錄」
 
3 幸福究竟是什麼
《幸福論》的篇章
對幸福的臆想
三種財富
內在的財富
生存與老化
靈魂的照顧
 
第四章 叔本華哲學在現實生活的運用
 
1 明治時期叔本華哲學傳入日本
井上哲次郎、拉斐爾.馮.庫伯、高山樗牛
「人生問題」與叔本華
 
2 叔本華與反出生主義
大衛.貝納塔的反出生主義
叔本華是反出生主義者嗎?
 
3 從「重複的歷史」脫離
叔本華與「重複的歷史」
脫離「歷史」獲得自由
無歸屬者的安身立命之處
 
結語
相關書目

 
书名简译:叔本华:在充满欲望的世界求生存

目前沒有評價。

搶先評價 “叔本華:在充滿慾望的世界求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