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性與性格(天才理論家魏寧格逝世120週年紀念新版)
Geschlecht und Charakter
引發性別論述百年爭議
逝世120週年紀念新版
1903年,《性與性格》出版,以「性別的中間型態」為立論基點,
成為心理分析、性格學的驚世之作。
同年,23歲的天才作者魏寧格飲彈自盡。
其後,此書引發的尊崇與批判,逾百年未歇。
原著出版超過一世紀之後,終於有中文譯本。
《性與性格》是奧地利哲學家魏寧格成名作,也是其生前發表的唯一著作。該書於1903年出版後,魏寧格自道:「我面臨著三種可能:絞架、自殺,或者連我自己都不敢想像的輝煌。」同年,二十三歲的魏寧格於維也納舉槍自盡。奇葩之死,使這本書終於揭起空前轟動,被譯為多種語言,暢銷全歐。連佛洛伊德後來也必須承認,魏寧格確實「頗具天才」。
本書以「性別的中間型態」為立論基點,成為心理分析、性格學的驚世之作。魏寧格認為現實中不存在絕對意義的男性(M)與女性(W),人人都是這兩種類型素質的混合,一個人的基本性格取決於兩者的比例及構成方式:男性素質代表「有」,而女性素質代表「無」。作者旁徵博引大量當代哲學、科學思想,其驚世駭俗的見解受到熱烈推崇,卻也招來「厭女」、「反猶主義」等罵名,爭議喧騰百年。
《性與性格》探討十九、二十世紀之交的歐洲,女人崛起、男人陰性化、同性戀等現象所引起的價值動搖與性焦慮,百年來,不論贊成或反對他論點的人,都可以從這本書裡找到持續討論的焦點。
・・・
《性與性格》和當前流行書,相似也相異。
相似的原因之一是都在因應時代的性焦慮。
引起焦慮的時代風流人物,
就是社會地位慢慢提高的女人,以及陰性化的男人。
他們挑戰了男上女下的權力關係,
也因此在百年前的維也納以及在百年後的今日,威脅了主流社會價值。
這種性焦慮如何熬過百年的歷史波折而不墜,值得思考。
——紀大偉
目錄導讀
譯序
作者序
第一部分(預備部分):性的複雜性
緒論
第一章 「雄性」與「雌性」
第二章 雄性原生質與雌性原生質
第三章 性吸引力的規律
第四章 同性戀與男色
第五章 性格學與體型學
第六章 解放了的女人
第二部分(主要部分):性的類型
第一章 男人和女人
第二章 男女的性欲
第三章 男女的意識
第四章 才能與天才
第五章 才能與記憶
第六章 記憶、邏輯與倫理
第七章 邏輯、倫理與自我
第八章 「我」的問題與天才
第九章 兩性的心理
第十章 母性與賣淫
第十一章 愛欲與審美
第十二章 女人的天性及女人在宇宙中的意義
第十三章 猶太主義
第十四章 女性與人類
书名简译: 性与性格(天才理论家魏宁格逝世120周年纪念新版)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