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e!

沒有最累,只有更累!:倦怠的文化史與精神政治

Original price was: US$26.01.Current price is: US$23.41.

【作者: 黃涵榆】
【出版社: 黑體文化】
【出版日期: 2025-04-30】
【分類: 人文社科 | 心理學】
【裝訂: 平裝】
【印刷: 單色印刷】
【ISBN: 9786267512999】

SKU: 9786267512999 Category:

Description

沒有最累,只有更累!:倦怠的文化史與精神政治
Tired, Always More Tired!: A Cultural History and Psychopolitics of Exhaustion

我們如何走到這個令人疲憊不堪的時代?
過勞、憂鬱、神經質、神經 衰弱、歇斯底里、慢性疲勞症候群
 
華語世界第一本跨領域的倦怠研究專書,
從哲學、文化、醫學與精神政治的視角探討倦怠的各種面向。
  
  「身心症(或是普遍的病痛經驗)是一種社會溝通與受苦,並且會隨時代的不同而經歷表現方式、理解和診治模式的變遷過程,我們也該這樣來理解倦怠。」────黃涵榆
 
  我們不難發現,身邊許多人因為工作或其他原因,似乎經常處在疲憊不堪的狀態,容易感到憂鬱厭世,衍生出一些身心症狀,甚至生活幾乎完全失控。麻煩的是,找不出確切的病因,因此也很難有效診治。
 
  在醫學史的發展過程裡,倦怠也和過勞(burnout)、憂鬱(melancholia)、神經質(neuroticism)、歇斯底里(hysteria)、神經衰弱(neurasthenia)、慢性疲勞症候群(CFS,chronic fatigue syndrome之簡稱)等病痛產生交集。上述各種身心症一直都是病理分類、臨床醫學診斷和治療、醫病關係的難題。
 
  面對倦怠,似乎無法僅從生理或心理來做解釋,還需要從社會與文化的哲學面向來探討,因為倦怠對個體存在感也產生深刻的影響,經常與厭煩、無力與無助、憂鬱與悲傷、絕望、虛無等感受糾葛在一起。情感資本主義和療癒文化何以是問題而不是解答,這些都已是「精神政治」的重要課題,當務之急即是去理解當前科技現實下的倦怠或其他精神與情感困境。
 
  快速升級的數位資訊設施和科技模糊了工作和休閒時間的區隔,人人必須練就多工的本領,否則就會被淘汰,時間永遠都不夠用,時間成為壓力源⋯⋯不僅是勞動,而是普遍的現實和生活本質令人感到愈來愈不確定和不安,隨之而來的是普遍性的憂鬱和倦怠,導致無法察覺身體與環境的連結,以及自我、他者與世界的連結,缺乏內在的情感與良知的薰陶,並且進一步喪失沉思、組合專注的能力和享受閒散的能力。
 
  倦怠是什麼?倦怠顯示什麼樣的身心狀態?倦怠是否已經成為我們當前的「時代病」,它總是和我們所處的社會、經濟和科技環境息息相關。那麼,本書希望能提供一些文化史的案例和哲學思想途徑,來回應「我們如何走到這個令人疲憊不堪的時代?」這個問題,試圖從其中生產勞動、消費模式與科技環境來重新審視倦怠,並理解什麼是對個體來說有品質的空白,從更為基本的倦怠和更為深層的無聊中找回生活的感受力,與藝術的想像力。
 
專文導讀
 
  沈志中∣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
  洪世謙∣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
 
共同推薦
 
  彭仁郁∣中央研究院民族學所副研究員
  葉  浩∣政治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目錄推薦序 空無與無盡的空無/沈志中(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
推薦序 編織安頓生命的非場所/洪世謙(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 

導 論 倦怠考:從文化史與精神政治出發
第一章 為什麼這麼累?
第二章 憂鬱簡史
第三章 煩悶簡史
第四章 世紀末頹廢
第五章 文明及其倦怠
第六章 從資本主義精神到資本主義新精神
第七章 我們如何走到這個令人疲憊不堪的時代?
第八章 精神政治初探
關於這本書

第一部 現代社會的倦怠圖像
第一章 體化與身心症
第二章 神經的發現和神經衰弱
第三章 歇斯底里
第四章 精神分析與身心醫學
第五章 慢性疲勞症候群和過勞
第六章 大流行疲勞
第七章 作為社會溝通與受苦的身心症

第二部 邁向資本主義的精神政治批判
第一章 資本主義異化的時間
第二章 世紀末的倦怠政治
第三章 速度災難──維希留觀點
第四章 無感與碎裂的時代──史蒂格勒觀點
第五章 異化的勞動與自殺體系──貝拉第觀點
第六章 倦怠社會──韓炳哲觀點
第七章 情感資本主義

外掛一 論「煩悶」 與「專注」
外掛二 為什麼工作讓人不快樂?
外掛三 無家的家人──淺談繭居族
外掛四 何謂「述情障礙」? 

待結 我們還能怎麼活著?

附錄 變成另一個人──論馬拉布的「塑性」與腦傷
书名简译:没有最累,只有更累!:倦怠的文化史与精神政治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

Be the first to review “沒有最累,只有更累!:倦怠的文化史與精神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