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向AI時代的人類智慧

US$27.72

【作者: 】
【出版社: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出版日期: 2024-12-01】
【分類: 人文社科 | 社會議題】
【裝訂: 精裝】
【印刷: 全彩印刷】
【ISBN: 9786267616017】

貨號: 9786267616017 分類:

Description

迎向AI時代的人類智慧

  在AI 如此迫近的此刻,幾乎隨時都有新的事物被製造或發掘,讓人們不斷需要問著:我是誰?我身處何時何方?在AI 的浪潮下,怎樣才能成為「造浪者」,而非隨波逐流的「追浪者」?國家可以做的有什麼,個人在面對AI 又應該有什麼心態?或許,最終大家的問題會歸結到:有了AI 的輔助,全體人類應該變得更加幸福,但我們如何變得更加幸福呢?希望這本書能提供大家一些新的想法。目錄中研院院長廖俊智推薦序
中研院院士孔祥重推薦序
導論

PART I 觀念、倫理與法治

1. AI 機器人只是工具嗎?—從情感與誌異學出發的思考
劉瓊芸(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
2. 從AI科技發展省思道德AI的倫理原則選擇
葉光輝(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3. 人工智能與人類智慧的距離
蔡政宏(中研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
4. AI生成的法律思考
李建良(中研院法律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5.生成式AI帶來的民主挑戰
陳弘儒(中研院歐美所助研究員)
6.美麗新世界?歐盟《人工智慧法案》之規範與反思
何之行(中研院歐美研究所副研究員)

PART II 創造、研究與應用

7. 語言生成與身體風格:AI的情境化思考
黃冠閔(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8. ChatGPT 寫的詩是詩嗎?
李育霖(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9. 「走入歷史」的歷史學家—AI 是覆沒史學的浪潮,還是引渡史家的津梁?
陳熙遠(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出版中心主任兼數位文化中心召集人)
10. 真實的思辨:從人工智慧衍生的幻覺到大腦的思辨
周雅惠(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11. AI 如何看得懂地理空間?從臺灣街道和騎樓空間談起
郭巧玲(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PART III 大型語言模型與生成式AI

12. 臺灣自行發展的大型正體中文語言模型—可信任AI 對話引擎TAIDE
蔡宗翰(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13. 如何避免華語LLM 人機互動的惡性循環?
洪子偉(歐美研究所研究員)
14. 生成式AI 與冷戰2.0
梁孟玉(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
书名简译:迎向AI时代的人类智慧

目前沒有評價。

搶先評價 “迎向AI時代的人類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