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價

監獄中的哲學課:探索自由、羞愧與救贖的生命對話

原始價格:US$26.93。目前價格:US$24.21。

【作者: 安迪.維斯特】
【譯者: 吳煒聲】
【出版社: 寶鼎】
【出版日期: 2025-02-05】
【分類: 人文社科 | 當代思潮/哲學】
【裝訂: 平裝】
【印刷: 單色印刷】
【ISBN: 9786267641026】

貨號: 9786267641026 分類:

Description

監獄中的哲學課:探索自由、羞愧與救贖的生命對話
The Life Inside: A Memoir of Prison, Family and Philosophy

英國監獄中的哲學反思,
一幕幕動人的生命對話!

潘朵拉打開罈子,跑出七隻邪惡,
分別是仇恨、羞恥、貪婪、無聊、懶惰、幻想、痛苦……還有希望。
猜猜,獄友們最想將哪個東西收回盒子裡,是希望還是**呢?

  作者安迪從2015年起在監獄裡教授哲學課,一期課程為期十週。他每天都和獄友談論他們的生活,討論他們的思想和感受,並傾聽他們探索新思維的方式。  

  當安迪走進監獄時,他也面對著自己繼承的創傷:他的父親、叔叔和哥哥都曾入獄。雖然安迪活出不同的生活方式(壞竹出好筍),但他仍然懼怕家族男性的命運也會降臨在自己身上。在與學生討論真理、身分和希望等人生命題的同時,他也在尋找自己的自由形式。   

  這是一本獨特的回憶錄,一本結合哲學思維與個人經歷,呈現作者在監獄中教授哲學課的日常。不僅關乎監獄生活與教育,更將哲學的智慧與現實生活交織起來,引領讀者思考何謂自由、道德和救贖,也使讀者能從另一個角度去理解那些被社會遺忘的聲音。

  適合哲學愛好者,更適合任何想要探索人性、理解悔悟與救贖的人。

本書特色

  1.真實呈現哲學教育與監獄生活:書中詳細描述作者在監獄教授哲學的經驗,透過哲學課程,作者和囚犯共同探討自由、選擇、希望、恥辱等抽象概念,這些討論成為囚犯反思自己生活的窗口。

  2.囚犯的多元故事:書中囚犯的故事揭示了他們各自的背景、思想和挑戰,呈現一個多樣而複雜的監獄生活圖像。這些故事展現罪犯的多重面向,使讀者能夠超越刻板印象去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

  3.哲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透過哲學思想的探討,作者引導讀者思考自由、命運、選擇等人生命題,並呈現哲學如何在實際生活中提供智慧和力量,特別是在困難的環境中。

名人推薦

  巫馥彤|獄政工會理事
  李茂生|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院名譽教授
  黃致豪|律師、司法心理學研究者
  黃益中|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劉安婷|TFT 為台灣而教創辦人

各界好評

  緊張而親密……一種教育。     
  英國當代影響力作家 傑夫·戴爾(Geoff Dyer)
 
  以敏銳和人性書寫……對監獄生活的傑出洞察。
  《金髮尤物》(Legally Blonde)作者 阿曼達·布朗(Amanda Brown)  

  真實、引人入勝且深刻感人。     
  英國人道主義者、作家和宗教領袖 泰瑞·威特(Terry Waite)
 
  開拓心靈和思想。     
  英國作家和社會評論家 基亞蘭·塔帕(Ciaran Thapar)

  以幽默和同理心力求理解監獄現象。《悉尼書評》  

  一段迷人而啟發性的旅程……一本名副其實的頁面翻轉書。文學雜誌《3AM》目錄作者的話

01 身分認同
透過洛克的「記憶與意識」理論,探討身分認同的形成……誰說獄友多是文盲,課別講得太深奧的?!

02 自由
以《奧德賽》中的奧德修斯故事為例,探索自由的多重面向:是被誘惑時保持理智,還是擁抱欲望?看獄友如何重新定義自由?

03 羞恥
潘朵拉打開罈子,跑出七隻邪惡,分別是仇恨、羞恥、貪婪、無聊、懶惰、幻想、痛苦……還有希望。猜猜,獄友們最想將哪個東西收回盒子裡,是希望還是**呢?

04 慾望
法國哲學家笛卡爾提過一個問題:「有什麼辦法可以證明我們現在不是活在夢中?」看無法自由行動的獄友如何來解題。

05 運氣
我們現今活在什麼樣的世界呢?是「善惡有報的公正世界」還是「全憑骰運的運氣世界」?看獄友如何看待生命的道路和選擇。

06 快樂
哲學家邊沁認為,幸福和快樂是同一件事「當我說我很幸福時,我正在體驗快樂。當我說我感到快樂時,我就很幸福。」那你說希臘神話裡薛西弗斯不斷推巨石的人生,幸福嗎?

07 時間
古希臘哲學家芝諾的「箭矢悖論」,是設想時間的無窮性。無法自由行動的囚犯與天地任我行的我們,對時間有什麼不同感受呢?

08 瘋狂
解構主義哲學家德希達認為,只有不可饒恕的行為才值得寬恕。因為「人要瘋狂才能寬恕。」寬恕他人對你困難嗎?也許你還不夠瘋狂?!

09 信任
寓言故事〈蠍子與青蛙〉中,青蛙聽信蠍子的請求帶他過河,結果才到河中央蠍子還是忍不住螫青蛙,這是宿命嗎?難道成為罪犯也是種宿命?

10 拯救
柏拉圖講過一則故事,一位名叫裘格斯的人發現可以讓人隱形的戒指。只要戴上戒指,就可以為所欲為不被人發現。如果裘格斯就是你,那你還會選擇當個好人嗎?

11 遺忘
歲月是一把殺豬刀,會成就或是抹殺自我。「並不是你忘記了人,而是你記錯了人,但你沒有意識到自己記錯了。」你我都要從罪惡感折磨中解脫。

12 事實
二戰結束,信守諾言滯留菲律賓三十年的日軍少尉小野田寬郎。直到長官谷口親自對他說:「戰爭已經結束!」他一時無法理解先前三十年,當一名士兵是為了什麼?事實,有時是把雙面刃。

13 觀看
有時當個旁觀的見證者,內心反而會不安。因為觀察到別人受苦,不斷回想自己雖然活了下來,其他人卻沒有。見證一場悲劇只會讓倖存者更加感到罪惡。

14 歡笑
尼采曾說:「笑話是一段感情的墓誌銘。」齊克果則提出警告「幽默可能會讓靈魂付出代價。因為,愛開玩笑的人會錯過誠實表達內心想法的機會。」你覺得呢?

15 種族
非白人族裔在英國活得膽顫心驚,更何況是黑人的受刑人。從受刑人轉變為更生人,面對就業後的自我認同及與世界的不斷對抗中,看喜悅如何成為他們更有效的抵抗方式。

16 牢籠之內
如果有一天宣布廢除監獄,可是卻有關在牢房的「快樂囚犯」不想離開,大家都不解。難道他不嚮往自由嗎?也許按他想要的方式生活,就是一種自由。

17 改變
有一艘船,船長用七年將船體及大小物件全部換過,那它還算是「同一艘船」嗎?反之,你覺得「監獄會讓囚犯變成另一個人」嗎?

18 故事
畫家卡拉瓦喬《手提歌利亞頭的大衛》的畫作,畫中宛如年輕的卡拉瓦喬,手提著衰老卡拉瓦喬的頭。據說畫家想用畫來贖罪,有用嗎?

19 家園
過去有許多國家將思鄉視為一種病,並以軍法處死犯思鄉病的士兵。離過家的人最懂什麼是思鄉,對獄友來說「鄉愁不是病,懷念監獄才是。」

20 仁慈
叔本華認為我們若將世界看成是一座監獄,彼此對待時,就更能寬容、有耐心和仁慈。那身在真正監獄裡的獄友,是否也是如此認為呢?

課堂教材和來源
致謝
书名简译:监狱中的哲学课:探索自由、羞愧与救赎的生命对话

目前沒有評價。

搶先評價 “監獄中的哲學課:探索自由、羞愧與救贖的生命對話”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