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e!

大英帝國衰亡史(全新校訂版)

Original price was: US$30.60.Current price is: US$26.99.

【作者: 中西輝政】
【譯者: 王敬翔】
【出版社: 廣場出版】
【出版日期: 2025-03-12】
【分類: 人文社科 | 歷史】
【裝訂: 平裝】
【印刷: 單色印刷】
【ISBN: 9786267647035】

SKU: 9786267647035 Category:

Description

大英帝國衰亡史(全新校訂版)
大英帝国衰亡史

四百餘年的大英帝國為何自世界霸權的位置墜落,
而讓二十世紀成為美國的世紀?
 
如果歷史能夠重來,曾經的「日不落國」能否免於走向黃昏的命運?
 
★☆★本書榮獲第六屆山本七平賞、第五十一屆每日出版文化賞★☆★
 
  本書探究長達數百年的「大英帝國」現象,概述其興起的歷史,並以大英帝國自十九世紀後半至二十世紀中葉的衰亡為核心主題,探討其作為世界大國的本質,以及最終隱沒在歷史洪流的宿命與成因。
 
  「帝國」源自於羅馬時代之「Imperium」概念,到了近代初期,由邁入興盛期的歐洲列強所繼承,而逐漸具有多面向的意義。英國自伊莉莎白一世時代開始拓展海外殖民地,此後以「大英帝國」的名號宣示成為世界大國。但自1947年印度獨立,至1960年代亞洲、非洲、中南美洲的殖民地接連脫離統治,長達四百年的大英帝國興衰史即於此一時代劃上句點。
 
  作者中西輝政在本書尤其強調由人物的角度切入,敘述歷史;將大英帝國從昌盛走向衰微的進程放回原來的時間序列中論述,特別重視精神史、文明史的觀點,寫成一部綜合性的帝國衰亡史。
 
  然而,英國的由盛而衰,是否錯過了其他的歷史可能性?
 
  首先,在帝國衰退徵兆逐漸明顯的1880至1900年代,英國若想抗衡美俄,必須有系統地整合散布世界各地的殖民地,重新整合大英帝國。但「操之過急的對美讓步」,使得大英帝國重生的機會被迅速剝奪殆盡。
 
  其次,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對德國的文化偏見,以及固執堅持傳統的權力平衡政策,讓英國過度積極地以外交手段建立「德國包圍網」,結果釀成了導致帝國喪失復甦可能性的大戰。
 
  第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1940年夏季,邱吉爾採取「不計任何代價」求勝的策略,而非縮小戰爭規模、等待敵方疲弊或其他大國參戰。儘管英國在戰後獲得戰勝國名義,卻造成帝國元氣大傷,終於使衰頹的態勢無可挽回。對國家而言,這可能是比敗戰更危險的事。
 
  【本書重點】
  一、自1815年拿破崙戰爭結束,到1899年波爾戰爭爆發為止,這八十餘年間可說是英國國力的「鼎盛期」。此一時期因為英國的力量而維持的和平,即稱為「不列顛治世」。
  
  二、維多利亞女王與首相索爾茲伯里辭世,以及波爾戰爭的結束,對英國而言,象徵「過往美好時代」的結束,也代表十九世紀這個「英國的世紀」正式落幕。
 
  三、英軍在一戰的陣亡人數高達約九十萬人,是超過該國在二戰陣亡人數的兩倍,這場死傷慘重的戰爭是一齣充滿「悲傷記憶」的悲劇。英國人自認在二戰中犧牲遠比美國慘烈,不過在戰後,美國卻停止對英的援助法案,也確立美國在戰後世界經濟上的絕對優勢。
 
  四、1947年,失去「帝國的生命線」印度,再加上1956年,於蘇伊士戰爭中遭受重挫,為英國的「帝國幻影」畫下休止符。
 

好評推薦
 
  「(本書)追溯了自伊莉莎白一世以下,歷經十九至二十世紀政治與軍事動盪,始終在帝國利益的政治與經濟現實及法理精神的理念間擺盪的帝國敘事……也深刻反映了日本戰後世代學者,對帝國作為人類文明發展的一種重要政治形態的深刻反思。
  ……與其將本書視為一部依照編年體例、從興盛到衰亡、爬梳大英帝國一生的歷史,更有收穫的方式或許是,將本書視為藉由敘述大英帝國歷史上重要政治事件,來帶出作者眼中、大英帝國作為法理與法治帝國特質的一部宏觀論述。」――陳禹仲(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目錄導讀  大英帝國――看似矛盾,卻更為獨特的帝國/陳禹仲

前言

第一章  「不列顛治世」的智慧
人類史上的一項奇蹟╱兩百年的興盛,兩百年的衰退╱「不列顛戰役」的代價╱
「以力量維持的和平」和「以外交維繫的和平」――「不列顛治世」的本質╱
作為一種精神上的「權力平衡」

第二章  伊莉莎白一世與「無敵艦隊」
三個「高峰」和兩個「低谷」╱「低地」就是「英格蘭的護城河」╱
作為「典範」的伊莉莎白外交╱將「背信」轉化為「正義」的智慧╱
擊敗「無敵艦隊」的關鍵

第三章  支撐英國的另類紳士
並未失卻堅持╱真正的「紳士」――威廉.坦普爾╱父子相傳的「精神貴族」╱
打倒路易十四的男人╱打敗拿破崙、俾斯麥的勇士們

第四章  帝國殉教者查爾斯.戈登
令人崇拜的高貴民族英雄╱「中國人」戈登╱一八五一年「倫敦萬國博覽會」╱
大英帝國的「折返點」╱未被「救出」的總督

第五章  「自由貿易」的束縛
被逼上絕境的霸權國家╱想回歸「田園」的英國人╱
當自由貿易帶來衰退╱唯一選擇是「開放性的封鎖」

第六章  波爾戰爭的挫折
支持帝國的領導階層╱維多利亞時代的結束╱世紀末式的帝國主義╱
重大挫折的預兆╱對帝國主義的幻滅

第七章  走向美國的世紀
《門羅宣言」》挑戰英國╱巴麥尊首相的擔憂╱「盎格魯-薩克遜」的幻想╱
操之過急的對美讓步╱「過度」與「脫軌」所導致的狀況

第八章  改革論的季節
戈耳狄俄斯之結╱試圖改革的三個「自由派」╱執著於招致衰退的「理念」╱
德國熱與日本熱╱未能付諸實行的議論╱對財政緊縮的反動

第九章  悲傷的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烙印╱加里波利的悲劇――大英帝國的「瓜達康納爾戰役」╱
忘卻納爾遜的英國海軍╱走向幻滅與充滿亡靈的戰後

第十章  勞倫斯的反抗
復甦之鑰――「石油」與「中東」╱聖誕節大禮╱為了封鎖「帝國的本能」╱
勞倫斯「重大幻滅」的日子╱覺醒的印度╱區域紛爭的波瀾

第十一章  「不列顛戰役」到全面停戰
「最好的時刻」與「最後的時刻」╱大戰所帶來「豁然開朗」的氣氛╱
我們絕不投降╱虛幻的贏家╱選擇失誤的邱吉爾╱失去亞洲的日子

第十二章  米字旗降下的日子
「見真章」時刻的到來╱連鯡魚和馬鈴薯都沒有的生活╱
「末代印度總督」蒙巴頓╱永遠降下的米字旗

後記
譯後記
註釋
參考文獻
书名简译:大英帝国衰亡史(全新校订版)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

Be the first to review “大英帝國衰亡史(全新校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