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價

西漢文學思想史

原始價格:US$21.28。目前價格:US$19.11。

  • 作者:張峰屹
  • 出版社:台灣商務
  • 出版日期:2013/04/01
  • 語言:繁體中文
  • 裝訂:平裝
  • ISBN:9789570528190
貨號: 9789570528190 分類:

Description

西漢文學思想史

  依據西漢文學思想演進的自然段落,分為漢初至景帝末、武帝時期和昭帝至西漢末三個時段,密切結合各個時段之政治狀況、社會思潮和士人生存情狀,從文學創作和文學觀念兩個層面,全面描述西漢文學思想發展演進的軌跡。


  本書力圖貫徹三條思路:一是注意梳理各個時段之政局狀況、社會思潮和士人心態,揭示它們與當時的文學創作和文學觀念的聯繫;二是注意分析和總結各個時段文學作品之創作傾向,以考察它與當時理論表述形態的文學觀念之關係,互為印證;三是鑑於西漢時期文學尚未自覺和獨立的實際,力求揭示其「前文學思想」的特徵,為之準確定位。基於上述考量,本書認為,高祖初到景帝末,是西漢文學思想的道儒交糅、由道漸儒時期;武帝在位階段,是文學思想的儒學獨進期;昭帝初到西漢末,是文學思想的本儒兼道期。西漢一代文學思想的發展演變,始終附隸於經學的發展演變,隨之浮沉俯仰。


本書特色


  ★ 全面客觀地描述西漢二百三十年間文學思想發展、演變的歷史。


作者簡介


張峰屹


  1998年畢業於南開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


  現任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兼任天津市中國古代文學學會會長等職。先後出版《西漢文學思想史》、《中國文學通識.詩文卷》、《跬步集》等撰著十餘部。

序一(羅宗強)
序二(顏崑陽)


引  言
第一章  高祖至呂后時期文風的演變
  第一節  楚聲的演變及其政治文化根源
  第二節 治國方策中文藝觀念的萌芽——陸賈《新語》中有關文藝問題的觀點


第二章  文景時期道儒交糅的文學思想
  第一節  進取用世、間雜幽怨:漢初的士人心態
  第二節  從濃情質實到失情華麗的創作趨向
  第三節  重情尚用的文藝觀念
  第四節  四家《詩》說:以義言詩,標舉美刺教化
  第五節  《淮南子》:漢初道儒交糅文學思想的總結


第三章  武帝時期辭賦的創作傾向
  第一節  武帝時期士人心態的變化
  第二節  辭賦創作的實際情形辨正
  第三節  鋪排誇飾、艱澀繁辭的創作傾向與大賦的逞才遊藝性質
  第四節  抒情、詠物及其它:辭賦創作的又一格


第四章  樂府詩歌的創作傾向
  第一節  尚功利、求典雅的創作傾向
  第二節  率真抒情、平實自然的創作傾向


第五章  武帝時期的經學文學思想
  第一節  儒家詩樂思想的總結和闡揚——《毛詩大序》和《禮記‧樂記》
  第二節 「《詩》無達詁」與「中和之美」——董仲舒的經學文藝觀念
  第三節 「發憤著書」說及其超越時代的意義——司馬遷的著述思想


第六章  西漢後期創作思想的承遞與新變
  第一節  政治、經學的衰變與士人心態的變化
  第二節  摹仿及其衰落
  第三節  回歸自我、重視抒情、不求華贍的創作傾向


第七章  西漢後期經學文學思想的進展與道家文學觀念的回歸
  第一節  經學對文學思想的進一步滲透
  第二節  揚雄本儒兼道的文學思想


結  語  依附於經學之上的西漢文學思想
附錄一  西漢主要作家年表
附錄二  主要引用及參考文獻
後  記
初版附記
修訂版跋

书名简译 : 西汉文学思想史

目前沒有評價。

搶先評價 “西漢文學思想史”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