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聖人的丹爐:中華思想史與本土心理學
目錄
推薦序二 道在山林——喚醒華人對於中華本土精神資源的自覺/王立新
推薦序三 從傳統文化的長流串起探照未來的心光/吳冠宏
推薦序四 開啟修養心理學—兼談學術研究四部曲的靈魂/夏允中
自序 繼續展開中華思想史的新里程
第一章 中華思想的主軸與特點
第一節|華人的生命素養
第二節|真理內在於人生
第三節|中華思想的主軸
第四節|周公的觀念轉折
第五節|公孫僑的人道觀
第六節|叔孫豹的不朽觀
第七節|兩大文化的融合
第二章 春秋時期老孔兩家思想
第一節|自有思想與自覓出路
第二節|老子論道與心理諮詢
第三節|如何面對天地的不仁
第四節|老子思想中的混沌觀
第五節|認識孔子的核心主張
第六節|如何帶著情感的覺醒
第七節|宗教情懷與科學精神
第三章 戰國時期諸子百家思想
第一節|向內追溯問題的根本
第二節|孟子深化子思子的思想
第三節|人類知識的兩大限度
第四節|概念對於經驗的阻斷
第五節|老子與莊子的差異點
第六節|荀子對孟子的打擊
第四章 西漢前期對先秦的總結
第一節|先秦思想的反面教材
第二節|通過人文來理解宇宙
第三節|《易傳》帶來的大突破
第四節|《大學》如何整合聖王
第五節|由鄒衍到董仲舒的整合
第六節|天人合一論的不同面貌
第五章 兩漢至魏晉時期的思想
第一節|揚雄:早期經驗主義者
第二節|王充:未完成的科學論證
第三節|王弼:調和孔孟老莊的人
第四節|郭象:頹廢心理的齊物論
第五節|中華本土思想的沒落
第六章 魏晉至唐朝時期的佛學
第一節|佛學在中國的傳播
第二節|佛性是成佛的主體
第三節|再續華人學問傳統
第四節|南朝時期的鬼神思想
第五節|鬼神背後是人的情感
第六節|惠能完成佛學本土化
第七節|禪宗回歸的本來面目
第七章 宋朝理學的萌芽與發展
第一節|邵雍的人本位客觀主義
第二節|周敦頤談本體與工夫
第三節|為天地立心的張載
第四節|程顥對性無內外的主張
第五節|程頤的天理與人欲
第六節|朱熹的心統性情說
第七節|陸九淵的發明本心
第八章 明朝心學的狂飆與困境(上)
第一節|陽明子的知行合一
第二節|心學的啟蒙教育
第三節|徐橫山對心學的闡發
第四節|陳明水的寂感一體說
第五節|歐陽南野的循良知說
第六節|鄒東廓的本體戒懼
第七節|王心齋的百姓日用是道
第九章 明朝心學的狂飆與困境(下)
第一節|錢緒山的本體感應觀
第二節|反思王龍溪的四無說
第三節|聶雙江的歸寂與通感
第四節|羅念菴的收攝保聚說
第五節|泰州學派的後期發展
第十章 清初至民初時期的思想
第一節|黃梨洲的民主思想
第二節|王船山反對標舉心體
第三節|戴東原的認欲做理
第四節|梁啟超主張新民說
第五節|孫中山的知難行易說
第六節|心體是中華思想的主體
第七節|心學如何再創中興氣象
參考文獻
书名简译:圣人的丹炉:中华思想史与本土心理学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