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亞洲人物史7】近世帝國的繁榮與歐洲〔16—18世紀〕
アジア人物史第7巻 近世の帝国の繁栄とヨーロッパ
人物如星,交織燦爛歷史星空
構築出籠罩全亞洲的歷史全景
帝國競逐走向盛世、統御廣土眾民、
東西文化交流新頁
《亞洲人物史》第七卷進入十六至十八世紀,這是一個帝國興衰、知識變革與文化交流激盪的時代。此時,鄂圖曼帝國、薩法維帝國與蒙兀兒帝國在西亞與南亞霸權崛起,明清更迭改變東亞政治格局,日本從統一、擴張進入「鎖國」體制,朝鮮在戰爭與學術發展間尋找自身定位,而東南亞各國則在海洋貿易與歐洲殖民影響下經歷變遷。
本書收錄影響此一時代的政治統治者、宗教領袖與思想家,如以伊斯蘭神祕主義教團教主之姿立國的伊斯邁爾一世、力挽狂瀾擊退日軍的朝鮮名將李舜臣、自覺知識分子責任的黃宗羲,以及飄洋過海來到東方的耶穌會傳教士。他們在動盪與變革的世界中,或開疆拓土,或魄力變革,或開創思想,形塑了亞洲歷史的重要篇章。
這是個帝國競爭與文化交融的時代,草原與農耕文明持續對抗,貿易與戰爭交織出複雜的世界網絡,學術與宗教思想亦在東西交流中發展。這些人物的行動與思想,不僅改變了當時的世界,也影響了今日亞洲的文化與歷史進程。
【本卷主要人物】
阿拔斯一世/蘇萊曼一世/卡蒂普・切萊比/阿克巴/沙勿略/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李舜臣/光海君/李滉(李退溪)/李珥(李栗谷)/鄭氏一族(鄭成功等)/康熙帝/黃宗羲/達賴喇嘛六世/良淵王
叢書特色
• 跨越地域,從東亞到西亞,涵蓋整個亞洲的歷史長河。
• 突出「交流」視角,深挖和平與衝突中的文化碰撞。
• 匯聚現代亞洲史研究權威,打造精緻的評傳與分析。
歷史不僅僅是故事,而是對人性的深刻關照。
開啟您對亞洲文明的全新理解。
目錄編者的話 姜尚中
序 言 三浦 徹
凡 例
第一章 薩法維帝國的榮華――統治伊朗高原的什葉派國家 近藤信彰
前 言
伊斯邁爾一世(一四八七—一五二四年)
阿拔斯一世(一五七一—一六二九年)
太美斯普一世(一五一四—一五七六年)
海爾•妮薩•貝加姆(?—一五七九年)
馬傑萊西(一六二七—一六九九年)
尚•夏丹(一六四三—一七一三年)
其他人物
杜爾米什•汗╱塔吉魯•哈姆努╱山姆•米爾札╱
米爾札•薩爾曼╱阿拉威爾迪汗╱札尼汗╱謝赫•阿里汗╱
瓦希德•加茲維尼╱喀拉齊╱巴哈丁•阿米里╱米爾•達馬╱
穆拉•薩德拉╱穆罕默德•穆斐德╱伊斯坎達•貝格╱白扎德╱
米爾•埃馬德•哈薩尼╱阿拉凱爾╱薩伊博╱
米爾札•哈利勒之妻╱恩格爾貝特•肯普弗╱
汗•艾哈邁德•汗╱夏拉夫汗•比德利西╱
巴拜•伊本•盧特夫╱沙阿•馬哈茂德•霍塔克╱納迪爾沙
第二章 鄂圖曼帝國的繁榮――邁向東地中海世界伊斯蘭盟主之路 林佳世子
前 言
塞利姆一世(一四六七?—一五二〇年)
蘇萊曼一世(一四九四—一五六六年)
傑拉薩德•穆斯塔法(約一四九〇—一五六七年)
許蕾姆王妃(約一五〇五—一五五八年)
艾布蘇尤德•伊馬迪(一四九〇—一五七四年)
巴 基(一五二六╱七—一六〇〇年)
米馬爾•希南(一四九〇—一五八八年)
海雷丁•巴巴羅薩(約一四七八—一五四六年)
索庫魯•穆罕默德帕夏(一五〇五—一五七八年)
其他人物
塞利姆二世/米赫麗瑪公主/皮里•穆罕默德帕夏/
易卜拉欣帕夏/哈德姆•蘇萊曼•帕夏/魯斯坦帕夏/沙庫魯/
布斯貝克/皮瑞•雷斯/馬特拉克•那西/
卡拉•穆罕默德•切萊比
第三章 衰退期抑或成熟期——審視十七—十八世紀鄂圖曼帝國的兩個觀點 宮下 遼
前 言
柯塞姆蘇丹(一五八九?—一六五一年)
穆拉德四世(一六一二—一六四〇年)
易卜拉欣一世(一六一五—一六四八年)
圖爾汗蘇丹(一六二七—一六八三年)
科普魯律•穆罕默德帕夏(一五七五—一六六一年)
卡蒂普•切萊比(一六〇九—一六五七年)
埃夫利亞•切萊比(一六一一—一六八四年後)
涅 菲(一五七二—一六三五年)
納 比(一六四二—一七一二年)
阿姆卡扎德•侯賽因•帕夏(一六四四—一七〇二年)
費祖拉•埃芬迪(一六三九—一七〇三年)
艾哈邁德三世(一六七三—一七三六年)
內夫謝希爾勒•易卜拉欣帕夏(一六六〇一七三〇年)
耶米賽奇茲•穆罕穆德•切萊比(?—一七三二年)
易卜拉欣•穆特費里卡(一六七四—一七四五年)
納迪姆(一六八一—一七三〇年)
勒弗尼•埃芬迪(?—一七三二╱三三年)
帕特羅納•哈利爾(一六九〇—一七三一年)
第四章 蒙兀兒帝國的榮光——從阿克巴大帝到奧朗則布 真下裕之
前 言
阿克巴(一五四二—一六〇五年)
賈漢吉爾(一五六九—一六二七年)
沙賈漢(一五九二—一六六六年)
奧朗則布(一六一八—一七〇七年)
其他人物
米爾札•阿齊茲•科卡/馬哈姆•阿納加/穆尼姆·汗/曼•辛格/
阿卜杜勒•哈桑/哈基姆•馬錫胡札曼/米爾•朱馬爾/
哈尼•賈漢•洛迪/賽義德•馬哈茂德•巴拉/托達爾•馬爾/
艾哈邁德•西爾信德/熱羅尼莫•沙勿略/席拉維亞拉蘇里/
阿卜杜拉辛•哈尼•哈南/法伊茲/阿布•法茲爾/
賈邁勒丁•侯賽因/塔利卜•阿姆利/張德拉•班/
尼札穆丁•艾哈邁德/阿卜杜•薩馬德/戈瓦爾丹/曼蘇爾/
穆罕默德•侯賽因•喀什米里/毛拉納•阿卜杜拉辛/
阿馬納特•汗/坦 森/賽迪•阿里•雷斯/尚蒂達斯/
薩瑪坎迪/弗朗西斯科•佩爾薩爾特/托馬斯•羅伊
第五章 亞洲的耶穌會傳教士 岡美穗子
前 言
沙勿略(一五〇六—一五五二年)
范禮安(一五三九—一六〇六年)
若昂三世(一五〇二—一五五七年)
安立奎•恩里奎茲(一五二〇—一六〇〇年)
費爾南•門德斯•平托(約一五一四—一五八三年)
彌次郎(?—一五五三年)
路易斯•德•阿爾梅達(約一五二五―一五八三年)
瓦倫丁•卡瓦略(一五五八—一六三一年)
其他人物
羅伯托•德•諾比利/利瑪竇/卡布拉爾/迪奧戈•佩雷拉/
費利佩二世/依納爵•羅耀拉/傑羅姆•納達爾
第六章 統治天下之人與其時代——「歐洲」的登場和「鎖國」體制的確立 中野 等
前 言
織田信長(一五三四—一五八二年)
豐臣秀吉(一五三七?—一五九八年)
德川家康(一五四二—一六一六年)
德川秀忠(一五七九—一六三二年)
德川家光(一六〇四—一六五一年)
大友宗麟(一五三〇—一五八七年)
千宗易(利休)(?—一五九一年)
神屋宗湛(一五五三—一六三五年)
宗義智(一五六八—一六一五年)
朝鮮俘虜
其他人物
佛洛伊斯/顯如(本願寺光佐)/狩野永德/陸若漢/三浦按針/
伊達政宗/內藤如安/島津家久/松前慶廣/井上政重/
以心崇傳/土井利勝/山田長政/益田時貞
第七章 朝鮮王朝克服國家性危機——秀吉的侵略與後金(清)的侵襲 辻 大和
前 言
李舜臣(一五四五—一五九八年)
光海君(一五七五—一六四一年)
宣 祖(一五五二—一六〇八年)
柳成龍(一五四二—一六〇七年)
毛文龍(一五七六—一六二九年)
仁 祖(一五九五—一六四九年)
德川家康(一五四二—一六一六年)
皇太極(一五九二—一六四三年)
努爾哈赤(一五五九—一六二六年)
其他人物
金誠一/金忠善/金尚憲/鄭命壽/郭再祐/規伯玄方/
修靜(西山大師)/袁崇煥/李适/李如松/朴蘭英/景轍玄蘇/
昭顯世子/惟政(松雲大師)/崔鳴吉/小西行長/宗義智/
姜沆/加藤清正
第八章 朝鮮朱子學 川原秀城
前 言
徐敬德(一四八九—一五四六年)
曹 植(一五〇一—一五七二年)
盧守慎(一五一五—一五九〇年)
李 滉(李退溪)(一五〇二―一五七一年)
李 珥(李栗谷)(一五三七—一五八四年)
其他人物
程復心/程敏政/鄭道傳/權近/趙光祖/奇大升/成渾/朴淳/
金麟厚/鄭逑/鄭仁弘
第九章 海與草原的明清交替──鄭氏臺灣和康熙帝 豐岡康史
前 言
鄭氏一族――鄭芝龍(一六〇四—一六六一年)╱鄭成功(一六二四—一六六二年)╱鄭 經(一六四二—一六八一年)╱鄭克塽(一六七〇—一七〇七年)
康熙帝(一六五四—一七二二年)
李成梁(一五二六—一六一八年)
李自成(一六〇六—一六四五年)
揆 一(約一六一五—約一六八七年)
施羅保(?—約一六四七年)
噶爾丹(一六四四—一六九七年)
其他人物
皇太極/永曆帝(朱由榔)/吳三桂/施琅/中國的耶穌會教士
第十章 經世學的發展與考證學的興盛――從明末清初期到清代的學術與思想 伊東貴之
前 言
黃宗羲(一六一〇—一六九五年)
顧炎武(一六一三—一六八二年)
王夫之(船山)(一六一九—一六九二年)
清初的理學者們
孫奇逢/陸世儀/張履祥/湯斌/李顒/陸隴其/唐甄/熊賜履
顏李學派
顏元/李塨/王源/程廷祚
浙西學派的學者們
閻若璩
浙東學派的學者們
全祖望
清代的史學者們
趙翼/崔述
吳派的學者們
惠棟/王鳴盛/錢大昕
戴 震
皖派的學者們
段玉裁/王念孫/王引之
揚州學派的學者們
汪中/凌廷堪/焦循/阮元/劉寶楠
常州學派的學者們
莊存與/劉逢祿/龔自珍
被稱為回儒的人們
王岱輿/馬注/劉智
章學誠
其他人物
朱之瑜(舜水)/方以智/呂留良/梅文鼎/李光地
第十一章 轉世的聖者們之光與影――被印上虛假烙印的兩位達賴喇嘛 池尻陽子
前 言
達賴喇嘛六世(一六八三—一七〇六年)
新達賴喇嘛六世(一六八六—一七二五年)
達賴喇嘛五世(一六一七—一六八二年)
桑結嘉措(一六五三—一七〇五年)
拉藏汗(?—一七一七年)
其他人物
達賴喇嘛三世/達賴喇嘛四世/達賴喇嘛七世/班禪喇嘛四世/
章嘉呼圖克圖/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一世/固始汗/噶爾丹汗/
康熙帝/策妄阿拉布坦
第十二章 近世東南亞的王國與末羅瑜世界的發展
伊東利勝╱川口洋史╱北川香子
菊池陽子╱青山 亨╱菅原由美
田村慶子╱今井昭夫╱西尾寬治
前 言
大陸部
良淵王(一五五五—一六〇六年)
敏東王(一八一四—一八七八年)
納黎萱(一五五五—一六〇五年)
那萊王(一六三二—一六八八年)
鄚 玖(一六五五—一七三五年)╱鄚天賜(一七一八—一七八〇年)
吉•哲塔(一五七九—一六二五年)
蘇里雅•翁薩(一六一三—一六九四╱一六九五年)
昭阿努(一七六八—一八二九年)
島嶼部
阿勞丁•卡哈爾(?—一五七一年)
伊斯干達•穆達(約一五八三—一六三六年)
蘇丹阿貢(?—一六四六年)
杜魯諾佐約(約一六四九—一六八〇年)
蘇丹哈山努丁(一六三一—一六七〇年)
史丹佛•萊佛士(一七八一—一八二六年)
其他人物
勃印曩/德•布里托/博涅贊/拉瑪一世/山田長政/
茶屋四郎次郎/蘇丹馬末沙(麻六甲蘇丹國)/塞納帕蒂/
揚•彼得生•庫恩/蘇丹馬末沙二世(柔佛蘇丹國)/
拉賈•克西爾/羅芳伯
书名简译:【亚洲人物史7】近世帝国的繁荣与欧洲〔16—18世纪〕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