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價

中國古代禮儀文明

原始價格:US$27.37。目前價格:US$24.36。

  • 作者:彭林
  • 出版社:華品文創
  • 出版日期:2019/02/01
  • 語言:繁體中文
  • 裝訂:平裝
  • ISBN:9789869663328
貨號: 9789869663328 分類:

Description

中國古代禮儀文明

中華禮學的活力與魅力

  中國是傳承千年的禮儀之邦,聲播於海外。相傳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周之際,周公制禮作樂,就提出了禮治的綱領。其後經過孔子和七十子後學,以及孟子、荀子等人的提倡和完善,禮樂文明成為儒家文化的核心。西漢以後,作為禮樂文化的理論形態和上古禮制的淵藪,《儀禮》、《周禮》、《禮記》先後被列入學官,不僅成為古代文人必讀的經典,而且成為歷代王朝制禮的基礎,對於中國文化和歷史的影響之深遠,自不待言。隨著東亞儒家文化圈的形成,禮樂文化自然成為了東方文明的重要特色。毋庸置疑,要瞭解中國傳統文化,就必須瞭解中國禮儀文化。

  任何一個民族的文化都不可能是萬世一貫的,而只能與時俱變,棄其糟粕,取其精華。優秀文化的因子,往往歷久彌新,長久地存活在歷史的長河中,持續地影響著民族的精神和面貌。例如,西元前6世紀前後,是世界古文明的軸心時代,出現了諸如孔子、老子、孫子以及蘇格拉底、柏拉圖、釋迦牟尼等哲人和光耀千古的經典。兩千多年來,他們始終伴隨著歷史的進程,我們幾乎處處可以感覺到他們的存在。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我們還每每要回到那個時代去尋找智慧。對於孔子倡導的禮樂文化,我們也應該作如是觀。
 自序 ………… 1

第一章 禮是什麼 ………… 1

第二章 禮緣何而作 ………… 13

第三章 禮的分類 ………… 29
一 吉禮 ………… 32
二 凶禮 ………… 37
三 軍禮 ………… 39
四 賓禮 ………… 42
五 嘉禮 ………… 44

第四章 禮的要素 ………… 47
一 禮法 ………… 49
二 禮義 ………… 51
三 禮器 ………… 52
四 辭令 ………… 56
五 禮容 ………… 58
六 等差 ………… 62

第五章 禮與樂 ………… 65
一 德音之謂樂 ………… 67
二 盛德之帝必有盛樂 ………… 71
三 音樂通乎政 ………… 73
四 樂內禮外 ………… 76
五 移風易俗莫善於樂 ………… 79

第六章 以人法天的理想國綱領 ——《周禮》 ………… 83
一 聚訟千年的學術公案 ………… 85
二 理想化的國家典制 ………… 88
三 以人法天的思想內核 ………… 92
四 學術與治術兼包 ………… 95

第七章 貫串生死的人生禮儀 ——《儀禮》 ………… 95
一 《儀禮》的名稱、傳本 和今古文問題 ………… 103
二 《儀禮》的作者與撰作年代 ………… 108
三 《儀禮》的傳授與研習 ………… 110
四 《儀禮》的價值 ………… 113

第八章 闡發禮義的妙語集萃 ——《禮記》 ………… 117
一 《禮記》的成書 ………… 119
二 《禮記》的分類與作者 ………… 123
三 《禮記》的人本主義思想 ………… 126
四 哲理與格言 ………… 128
五 《禮記》的流傳與影響 ………… 131

第九章 冠者禮之始也:冠禮 ………… 137
一 成人之者,將責成人禮焉 ………… 139
二 筮日、筮賓,所以敬冠事也 ………… 141
三 三加彌尊,加有成也 ………… 143
四 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 ………… 147
五 以成人之禮見尊者、長者 ………… 148
六 古代社會中的冠禮 ………… 150
七 女子的笄禮 ………… 154

第十章 合二姓之好:婚禮 ………… 157
一 婚姻之義 ………… 159
二 議婚和定親 ………… 162
三 親迎 ………… 165
四 成婚 ………… 168
五 拜見舅姑 ………… 170
六 古代婚禮的幾個特色 ………… 171

第十一章 禮尚往來:士相見禮 ………… 177
一 不以摯,不敢見尊者 ………… 179
二 來而不往,非禮也 ………… 182
三 士、大夫、國君交往的雜儀 ………… 184
四 燕見國君的雜儀 ………… 187

第十二章 吾觀於鄉,而知王道之易易:鄉飲酒禮………… 191
一 賓興賢能:在鄉學舉行的鄉飲酒禮………… 193
二 在鄉序齒:養老的鄉飲酒禮 ………… 203
三 吾觀於鄉,而知王道之易易 ………… 206

第十三章 立德正己之禮:射禮 ………… 209
一 射禮梗概 ………… 211
二 射以觀盛德 ………… 219
三 「發而不中,反求諸己」 ………… 221
四 「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 ………… 223
五 射禮與擇士 ………… 226
六 孔子射於矍相之圃 ………… 226

第十四章 明君臣上下相尊之義:燕禮 ………… 229
一 燕禮的陳設 ………… 232
二 席位與尊卑 ………… 233
三 賓與主人 ………… 234
四 賓主的一獻之禮 ………… 236
五 四舉旅酬 ………… 239
六 燕禮所要表達的君臣大義 ………… 242

第十五章 諸侯相接以敬讓:聘禮 ………… 245
一 聘禮梗概 ………… 247
二 聖王貴勇敢強有力者 ………… 251
三 圭璋與德 ………… 253
四 還玉與重禮輕財 ………… 255
五 介紹而傳命,敬之至也 ………… 256
六 最早的外交禮儀程式 ………… 258

第十六章 稱情而立文:喪服(上) ………… 261
一 以三為五,以五為九:親屬關係的確立 ………… 263
二 上殺、下殺、旁殺:喪服等差的確立 ………… 266
三 五等喪服的十一小類 ………… 269
四 服術有六:確定喪服的原則 ………… 272

第十七章 稱情而立文:喪服(下) ………… 275
五 喪服的精粗與輕重 ………… 277
六 喪期的加隆與減殺 ………… 281
七 宗親、外親與妻親 ………… 284
八 恩服與義服 ………… 286
九 服喪期間必須堅守的原則 ………… 287
十 喪服制度在海外的孑遺 ………… 289

第十八章 侍奉逝者的魂魄:士喪禮………… 293
一 壽終正寢 ………… 295
二 復 ………… 296
三 奠 ………… 297
四 哭位 ………… 300
五 報喪和弔唁 ………… 300
六 沐浴 飯含 襲 ………… 301
七 為銘和設重 ………… 303
八 小斂 ………… 304
九 大斂 ………… 305
十 國君親臨大斂 ………… 306
十一 成踴、代哭、朝夕哭 ………… 308
十二 筮擇墓地和卜葬日 ………… 309

第十九章 埋藏親人的遺體:既夕禮 ………… 311
一 殯後居喪 ………… 313
二 啟殯 ………… 314
三 朝祖 ………… 316
四 裝飾柩車 ………… 317
五 陳明器 ………… 318
六 祖奠 ………… 319
七 贈送助葬之物 ………… 320
八 大遣奠 ………… 321
九 發引 ………… 322
十 窆和執綍 ………… 324
十一 反哭 ………… 325

第二十章 安魂之祭:士虞禮 ………… 327
一 立屍………… 330
二 陰厭………… 331
三 饗屍………… 332
四 三虞、卒哭 ………… 334
五 祔廟與作主 ………… 335
六 小祥、大祥和禫 ………… 338
七 居喪要則 ………… 340

第二十一章 祭祀萬世師表:釋奠禮 ………… 345
一 孔子的學行與生平 ………… 347
二 釋奠說略 ………… 350
三 四配 ………… 354
四 十二哲 ………… 357
五 先賢、先儒從祀 ………… 358
六 祭祀孔子的文化意義 ………… 359
七 釋奠禮在今日韓國 ………… 363

第二十二章 詩禮傳家:家禮 ………… 365
一 不學禮,無以立 ………… 367
二 《禮記》所見的先秦家庭禮儀 ………… 368
三 《顏氏家訓》 ………… 372
四 司馬光的《書儀》與《家範》 ………… 375
五 朱子《家禮》 ………… 377
六 《家禮》在朝鮮 ………… 380

第二十三章 不見面的禮儀:書信 ………… 383
一 書信格式 ………… 385
二 敬稱 ………… 387
三 謙稱 ………… 389
四 提稱語 ………… 391
五 思慕語 ………… 392
六 書信中的平和闕 ………… 393
七 師生之間的稱謂 ………… 394
八 祝願語及署名敬詞 ………… 396
九 信封用語 ………… 397

後記 401
 

书名简译 : 中国古代礼仪文明

目前沒有評價。

搶先評價 “中國古代禮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