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語言寂滅時:黑格爾思維的符號與禪問
本書以黑格爾辯證法為基礎,創造出一種以符號的表意、排列與運作次序所形成的辯證法符號。辯證法所探究的對象,是哲學中的形上學對象,而形上學對象包含了上帝、本體與心靈等等被現代科學排除在外、卻仍被人類情感與理性強烈需求的對象。
本書在哲學上所嘗試的努力,在於通過符號的規劃再次賦予理性一種清楚與明晰的方法,以求正確地掌握形上學對象,並以佛教的觀念界定出這種理性需求對於人類身心的有效範圍。
目錄序言 04
導言 07
邏輯與思想
符號的要素介紹
符號的使用範例
思想與自由
自由與出世
自由與本心
I. 存在論
存在,是思維的開始 22
概念之返回存在:論主體性 24
純有與變易 27
直接的思維指令
類聯繫
定在 31
異在
自為存在與數 37
II. 本質論
超越感官的反思 46
同一 48
差異 51
對立 52
根據與實存 53
實存著的世界
物 58
質料 63
形式 66
現象 68
現象世界
內容 72
全體與部分的關係 80
力 83
內外關係 88
現實界 92
可能性與偶然性 93
實體關係 99
作為符號的「我」
我與我所(的)
先驗主體與經驗主體
因果關係 111
相互作用 118
III. 概念論
概念 126
概念進展到判斷與推論
概念返回存在
IV. 佛教理念論
自我覺知:四聖諦與十二因緣 138
出世間:三十七道品 149
四念處
四正勤
四如意足
五根
五力
七覺支
八正道
結語 162
书名简译:语言寂灭时:黑格尔思维的符号与禅问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