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山東當院長:一位中國大學小官的自白

US$29.10

【作者: 貝淡寧】
【譯者: 林少予】
【出版社: 香港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4-01】
【分類: 人文社科 | 傳記/自傳】
【裝訂: 平裝】
【印刷: 單色印刷】
【ISBN: 9789888842797】

貨號: 9789888842797 分類:

Description

我在山東當院長:一位中國大學小官的自白
The Dean of Shandong: Confessions of a Minor Bureaucrat at a Chinese University
  《金融時報》2023年最佳圖書之一

  2017年1月1日,加拿大籍學者貝淡寧(Daniel A. Bell)獲任命為山東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他既非公民,也不是中國共產黨黨員,卻因研究儒家思想成就斐然,成為中國首位重要高校的政治學學院院長。本書記錄了貝淡寧這位外籍「小官」的獨特經歷,也記述了他觀察中國學術界與政治體制互動的感想與建言。

  雖然「小官」貝淡寧自陳,他在院長任內並非一帆風順,「錯失與誤解不斷」,但顯然無損他站在高點觀察、點評中國社會與學術界的能力。例如,他解釋了中國官員(包含大學的管理者)普遍習慣染髮的原因。再如,他生動地描述山東飲酒文化,如何從孔子口中的「唯酒無量」演化到「不及亂」的過程。此外,貝淡寧直問了更多嚴肅問題:例如,大學的黨委書記應當扮演何種角色?反腐敗運動對學術界的影響何在,以及他體驗過正式和非正式言論審查後的感想與及建議等。對於中國政治前景,貝淡寧表示,他有機會坐在觀察中國大陸政治演變的第一排位置,大膽預測:基於過去三十年儒家思想在中國的復興,以及共產主義在2008年後「捲土重來」的現象,中國的未來很可能會由儒家思想和共產主義共同決定。

名人推薦

  「一本讓人拍案叫絕的書……《我在山東當院長》是一本饒有趣味且富洞察力的短篇回憶錄,講述了一位既非中國公民,也非中共黨員的外籍院長,管理一所中國重要學院的經歷和感受。他不得不處理世界各地管理人員都要面對的問題——例如喝酒,不僅學生喝酒、管理層幹部喝酒現象更普遍,以及其他林林總總的事情……《我在山東當院長》是一本妙筆生花的佳作。」——柯偉林(William Kirby),哈佛大學

  「《我在山東當院長》帶我們走進了西方人很少去過的地方——習近平時代中國大學的教師休息室、教室和黨會議。這是個《幸運的吉姆》遇上《美麗新世界》的場景:貝淡寧對一位資深學者的在中國大學生活的描述時而人性化、時而令人不安,時而搞笑——但總是令人大開眼界。」——芮納•米德(Rana Mitter),哈佛大學

  「儒家傳統的主要詮釋者貝淡寧,帶領我們走進當代中國高等教育的堡壘。他坦誠睿智、風趣幽默,講述了從加拿大法語區出生、入讀牛津大學,到遠赴中國最負盛名之一的山東大學擔任院長的輝煌學術生涯。貝淡寧敘述的故事引人入勝,他還以清晰的思路、敏銳的觀察力分析了中國和中國知識分子在21世紀面對的諸多挑戰和希望。」——孫笑冬(Anna Sun),杜克大學

 
书名简译:我在山东当院长:一位中国大学小官的自白

目前沒有評價。

搶先評價 “我在山東當院長:一位中國大學小官的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