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助人歷程與技巧(第三版)
★培育專業諮商人員的全方位訓練教材
求助者向助人者求助,助人行為因此發生,
助人是一種關係,更是一種過程,
助人者帶領求助者探索、瞭解並解決其內在需求與困擾。
徒有愛心不足以助人,更需要專業知能與專業倫理。
助人者須做好自身準備,方能揚帆啟航完成助人目標。
★第三版最主要的精神是從學習者感到困難之處下手,讓教材內容更實用化及精細化,讓使用者能漸進式地進入更有效的學習。例如:使用者在學習「同理心」時,最常見的困難是「無法與當事人同步」,或只是「嘴上同理,心未同感」。第三版針對此,詳細解析困難的成因,及學習同理心該有的自我準備與調整,並提醒學習者面對不同文化的當事人時,宜有的心理與正確觀念;又如,學習「面質」時,學習者常常不清楚何時是使用的適當時機,及該如何進行有意義的面質,此書更具體說明使用時機,並增加更多例子做為示範,幫助讀者更能理解其意及更有效地學習,尤其增加了面質的習作,希望更提升學習成效。此外,在內容方面,定義、解說更精細具體,舉例更貼切實用,並在習作中增加討論綱要,期使討論更能聚焦、學習更有方向性。
★內容增加約60頁。
★習作更多。
三版序
揚帆起航—助人者的準備與出發
第一章 助人工作概論 1
助人行為的發生 2
助人工作是什麼 3
助人者 6
助人工作的層次 18
助人工作是科學也是藝術 21
第二章 助人的模式 23
諮商的歷程 24
有效的學習 28
第三章 學習準備 29
準備扮演當事人的角色 30
習作 1:我的困擾 32
團體的形成 35
習作 2:自我介紹 36
習作 3:訪問報告 37
習作 4:團體規範 38
習作 5:信任跌倒 39
第四章 協助前階段:輔導關係初建 41
環境布置 42
助人者的心理準備 43
專注的行為(Attending):搭建關係之橋 44
習作 6:專注與不專注 49
習作 7:聽的練習 51
習作 8:觀察非語言行為 52
習作 9:瞎子走路 54
第五章 第一階段:諮商員的反應與
當事人的自我探索 57
初層次同理心 59
習作 10:觀察自己的感覺與行為 78
習作 11:辨識感覺(一) 83
習作 12:辨識感覺(二) 84
習作 13:辨識感覺(三) 86
習作 14:情緒反映(一) 89
習作 15:情緒反映(二) 91
習作 16:簡述語意(一) 93
習作 17:簡述語意(二) 94
習作 18:同理心辨識練習 97
習作 19:同理心反應練習(一) 100
習作 20:同理心反應練習(二) 104
習作 21:祕密大會串 105
尊重 106
習作 22:尊重的辨識練習 112
習作 23:尊重的內涵 115
習作 24:辯論比賽 116
真誠 117
習作 25:真誠的辨識練習 122
習作 26:真誠的反應練習 125
習作 27:脫下面具 126
習作 28:鏡中人 127
具體 128
習作 29:具體(一) 137
習作 30:具體(二) 139
習作 31:具體(三) 141
結構 142
第六章 第二階段:諮商員的挑戰
與當事人動力性的自我瞭解 147
高層次同理心 154
習作 32:自由聯想 163
習作 33:初層次與高層次同理心 164
面質 168
習作 34:面質的反應 185
習作 35:自我面質 187
自我表露 188
習作 36:助人者的自我表露(一) 192
習作 37:助人者的自我表露(二) 194
立即性 188
習作 38:我們在哪裡 202
習作 39:立即性反應練習 203
第七章 第三階段:行動計畫 205
問題解決技術 207
角色扮演 225
行為改變技術 228
家庭作業 232
習作 40:腦力激盪 234
習作 41:重要性及可行性比較法 235
習作 42:平衡單 236
習作 43:案例討論 237
第八章 諮商員的困境與調適 241
參考書目 269
附錄: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諮商專業倫理守則 271
书名简译 : 助人历程与技巧(第三版)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