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e!

近代兩岸觀音信仰的新探索

Original price was: US$20.67.Current price is: US$19.26.

  • 作者:李世偉
  • 出版社:博揚
  • 出版日期:2019/10/15
  • 語言:繁體中文
  • 裝訂:平裝
  • ISBN:9789867127488
SKU: 9789867127488 Category:

Description

近代兩岸觀音信仰的新探索  中國觀音信仰的「民間化」作為相關研究的核心課題,近代兩岸觀音信仰的發展尤值得矚目, 除了時代意義與宗教生態的特質外,相關近代宗教文獻的問世出版,也直接促進研究的視野與深度,尤其近二十年來台灣大量的民間私藏的宗教文獻出版,更具有關鍵性的貢獻,這些長期以來散落各地、極易消失的文獻資料,之所以重要,正是還原「民間化」關鍵性的線索,也就是以民間宗教文獻探討「民間化」。本書受惠於此,得以較有系統性、大量地運用相關民間宗教文獻,呈現有別於過往學界的觀音信仰研究,也當是本書貢獻所在。

  本書各篇所涉之主題,除了運用的資料,擁有更充足的民間宗教文獻外,在視角與選題上,也與前賢略有所別,大致上分為觀音救劫、民間教派與觀音信仰、台灣的普陀山進香、觀音與民間諸神的信仰互動、觀音感應故事等五個面向。為筆者2004~2019年相關研究之文章發表集成。導論:走向民間的觀音信仰…………………………………… 1
引言………………………………………………………………………1
研究回顧………………………………………………………………2
本書題旨與相關說明………………………………………………8
末劫解救―從觀音救劫善書探討觀音信仰之民間化……… 15
前言………………………………………………………………………15
觀音救劫善書之類型………………………………………………16
末日圖像的預言………………………………………………………19
救劫諸神角色與觀音信仰流傳…………………………………30
末劫/救劫的見證…………………………………………………38
末劫/救劫的推動者………………………………………………42
結語………………………………………………………………………48
中國近代民間宗教與觀音信仰………………………… 51
前言………………………………………………………………………51
神格:一個觀音,各自表述………………………………………53
教主:觀音授法與轉世……………………………………………60
修持:佛教化與道教化……………………………………………62
女性:以觀音為典範………………………………………………66
結語………………………………………………………………………74
虛實交映下臺灣的普陀山因緣………………………… 77
前言………………………………………………………………………77
僧人、香火與傳承…………………………………………………79
朝山、進香與聖地…………………………………………………86
靈異、感應與信仰…………………………………………………94
虛實交映的普陀山印記……………………………………………99
結語………………………………………………………………………104
附錄一、光復前普陀山僧人來臺一覽表………………………111
附錄二、光復前臺灣僧俗二眾赴普陀山一覽表……………112
眾神之尊:近代觀音與民間諸神的信仰互動………………… 113
前言………………………………………………………………………113
觀音的化身:媽祖…………………………………………………115
觀音的化身:臨水夫人……………………………………………122
導師之尊:點化、考驗、證道…………………………………129
授法、施法、鬥法…………………………………………………133
眾神之尊:民間神明畫像的線索………………………………141
結語………………………………………………………………………153
臺灣觀音感應故事及其宗教意涵…………………… 155
前言………………………………………………………………………155
感應故事的刊印與傳佈……………………………………………156
感應故事的類型與內容……………………………………………167
寓教化於感應…………………………………………………………172
感應與信仰的交融…………………………………………………178
結語………………………………………………………………………184
結論…………………………………………………………………………… 187
參考書目…………………………………………………………………… 191

书名简译 : 近代两岸观音信仰的新探索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

Be the first to review “近代兩岸觀音信仰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