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夸克與宇宙起源
筆者以錢思亮先生紀念演講的內容為大綱,寫成了這本基本粒子最前沿的科普書籍,以說故事的方式,深入淺出地介紹了近代粒子物理中幾個舉足輕重的重大發現:
一、拉塞福帶領人類看見原子之中還有結構,開啟了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
。
二、藉南木、葛蔓、蕃蔓三個人物的研究,由三個脈絡敘述物理學家如何解構中子與質子,找尋更基本的結構。
三、質子與中子之下有更小的結構,並且顯現出新的規律。本篇主要敘述丁肇中先生,以及小林與益川,在「代」的問題上之突破。
四、從反物質的發現講起,然後從宇稱不守恆講到CP破壞的發現,最後才引入沙卡洛夫的洞察。從這一篇開始真正講述本書的第二主題,也就是宇宙起源。
五、小林自承理論還有不足之處,再介紹雅思考格不變量與「四代」夸克的研究。也在這一篇關聯起本書的兩個主題「夸克」和「宇宙起源」。
六、質量之源與神之粒子……抑或神譴?希格斯粒子是真正的答案,或是我們需要另闢蹊徑?這篇與上一篇皆與侯維恕教授自己的重大研究成果有關。
本書特色
★台大前校長李嗣涔先生、台大物理系熊怡教授專文推薦。
★侯維恕教授以其親身參與理論及實驗研究的心歷路程,並略帶詼諧的語氣帶領大家進入更深層的探討。
★在上帝粒子─希格子的發現過程中,侯教授不但是參與的科學家之一,還扮演重要的角色。
名人推薦
人一生中能夠參與聖杯的追尋是一件令人感動回味的經驗,也希望讀者能從本書中感受到台灣科學界躍上世界舞台的喜悅。─李嗣涔先生(台大前校長)
本書並沒有為「夸克與宇宙的起源」劃下句點,反而帶給我們的是對未來研究物理的憧憬和期望!─熊怡先生(台大物理系 教授)
序一:物理的聖杯 李嗣涔 台大前校長
序二:熊怡 台大物理系教授
前言(代序)
壹.從1908年化學獎說起:Rutherford 石破天驚
拉塞福
拉塞福掌握新工具
My Hero: 拉塞福「石」破天驚
宇宙的「演化」
貳.南木、葛曼、蕃曼的洞察
原子核乃是一滴「核子」
南部的驚人洞察
1950–1960年代的強子動物園
1964年夸克模型
1969年深度非彈性散射:電子自質子大角度散射
部分子模型與夸克
夸克與宇宙演化
參.丁的發現與小林—益川的拓殖
從「輕子」到革命前夕
1974年11月革命
三代的預測與發現
基本費米子
肆.沙卡洛夫與宇宙反物質消失
反物質的預測與發現
什麼是反物質?
宇宙反物質消失之謎
宇稱不守恆到CP破壞
沙卡洛夫觀點
CP破壞、宇宙物質當道與你
伍.四代夸克「通天」
B介子工廠與三代夸克CP破壞的驗證
小林自承不足與三代夸克雅思考格不變量
四代魔法─千兆倍的CP破壞
陸.神/譴之粒子?—特重夸克凝結
神之粒子:質量之源
大科學
希望抑幻滅—神譴粒子?
費米子質量產生
希格斯場的本性?
四代夸克散射與「自能」
強湯川耦合與對稱性自發破壞
真假聖杯與四代夸克的追尋
柒.結論與展望
附錄一 鍥而不舍的精神典範
附錄二 四代夸克的追尋
附錄三 把「光子」變重了
书名简译 : 夸克与宇宙起源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