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實力製造機: 中國在香港、台灣、印太地區的影響力操作與中心邊陲拉鋸戰

US$33.25

【出版社: 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 2022-09-28】
【分類: 人文社科 | 中國/亞洲研究】
【裝訂: 平裝】
【印刷: 單色印刷】
【ISBN: 9786269505173】

貨號: 9786269505173 分類:

Description

銳實力製造機: 中國在香港、台灣、印太地區的影響力操作與中心邊陲拉鋸戰
China’s Influence and the Center-periphery Tug of War in Hong Kong, Taiwan, and Indo-Pacific

本書集結了來自香港、台灣與印太地區的精銳研究者,
聚焦於中國如何對其周邊施加影響力以及周邊地區如何給予反作用力,
兩者之間你來我往的拉鋸戰。

  香港與台灣兩地由於擔憂失去本土認同,正在對中國進行越來越強力的公民反抗。然而本書要說的是,面對中國影響力進行反抗,已經是一個全球性的現象了,只是反抗的動機與強度會隨著個別地區與個別國家而有所不同,因為在不同的社會中,中國的影響力與反作用力的形式也各自不同。本書並提供了一個中心-邊陲的分析架構,用以比較中國在其管轄權之外的地區,作用在經濟、軍事、外交到統戰方面的影響力機制有何不同。

各界推薦

    如果「軟實力」的白話文是一種吸引力的話,「鋭實力」的白話文就是讓受鋭實力運作的國家討厭自己,在威權與民主全球競爭的今天,我們看到俄羅斯與中國正利用開放社會的自由對民主國家進行鋭實力破壞。本書從台灣、香港與印太地區國家的經驗出發,系統性分析中國鋭實力運作,是我們了解二十一世紀民主命運的必讀之作。——陶儀芬,台大政治系副教授

    威權銳實力,是指威權強權對周邊國家或地區的綜合干預實力,目的在削弱民主國家或民主運動,以減少該強權菁英的政治生存風險。中國銳實力不僅對香港、台灣造成重大影響,也擴及整個印太地區,並導致抵抗。黎安友和吳介民兩位頂尖學者編著本書,提供完整的中國銳實力指南,是不可錯過的經典之作。——林宗弘,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清大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

    台灣處於地緣政治板塊之間的破碎帶,向來是敵對陣營交鋒的前線,台灣人也因此培養出承受銳實力衝擊之韌性。這本合輯從台灣本土脈絡出發,進而納入鄰近的香港、東南亞、南亞、中亞、紐澳等地區個案,試圖梳理銳實力的運作機制、影響部門、及其實際後果。這本書有助於我們理解威權向外輸出擴張的全球邏輯,也進而指出了厚植民主韌性之因應策略。——何明修,台大社會系教授

 目錄各章用圖
各章列表
作者簡介
中文版前言/吳介民

導論
第一章    不只是銳實力/吳介民

第一部 中國影響力的脈絡
第二章    對前清邊陲的同化/孔誥烽
第三章    台港的邊陲民族主義/吳叡人

第二部 針對邊陲的自治體:香港為例
第四章    對選舉的影響:立法會/馬嶽
第五章    對經濟的影響:內地客旅遊業/葉國豪
第六章    對娛樂產業的影響:電影製作/李家盈

第三部 針對邊陲的爭議國家:台灣為例
第七章    對選舉的影響:九二共識/吳介民、廖美
第八章    對經濟的影響:陸客旅遊業/蔡宏政
第九章    對媒體的影響:跨國蔓延的審查/黃兆年
第十章 對娛樂產業的影響:獵巫台獨份子/廖美
第十一章 對宗教的影響:跨海峽做媽祖/古明君、洪瑩發

第四部 針對邊陲的主權國家:印太地區
第十二章 在東南亞的影響力:左右為難的習題/莊嘉穎
第十三章 在南亞的影響力:中印關係的陰影下/Chietigj Bajpaee
第十四章 在中亞的影響力:恐中情緒與反中浪潮/熊倉潤
第十五章 在澳紐的影響力:讓獨裁在民主世界更安全/馮崇義、凱大熊

結論
第十六章 中國的影響力與反作用力/黎安友

大事記
索引

 
书名简译:锐实力制造机: 中国在香港、台湾、印太地区的影响力操作与中心边陲拉锯战

目前沒有評價。

搶先評價 “銳實力製造機: 中國在香港、台灣、印太地區的影響力操作與中心邊陲拉鋸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