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性別作為動詞 巷仔口社會學2:性別如何形塑,又如何在行動中翻轉?
性別是動詞,是在人類的歷史、文化和集體的社會行為中形成的,
更可以用當下的行動去創造、翻轉與建構。
「看起來什麼樣子,才像是男人╱女人?」「穿裙子的能不能當總統?」「為什麼同性結婚讓這些人感到焦慮?」「婚姻是不是就是幸福的唯一可能?」「當爸爸媽媽是本能還是需要學習?」「台灣需要什麼樣的性別教育?」其實我們的身邊有太多性別問題,也存在太多關於性別的偏見,可是我們對這些問題的思考永遠太少,甚至往往對這些偏見視而不見……
這些關於性別的問題與偏見並不是憑空誕生的,它是日積月累逐漸形成的,鑲嵌在人類歷史、文化與社會的脈絡中。我們對於性別的認知與想像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由社會建構的;社會對於男人應當如何?女人應當如何?在愛情婚姻家庭中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在工作職場受到什麼樣的期待?甚至是在政治領域中可以有什麼樣的表現?都有一套既定的意識型態。
然而性別不是僵固不變的,性別不是安安靜靜的名詞;性別是動詞,關於性別的概念與認知總是隨著時代改變,因為行動而改變。作為動詞的性別讓我們看到了希望,既然性別是「做」出來的,因而能夠透過當下的努力,翻轉不合理的制度與現實,創造屬於這個時代的性別實踐。
▌這本書寫給女人,也寫給男人
這本書寫了女性的許多角色,是家庭的照顧者也是國家裡的公民,看見不同身分的女性的力量。這本書是寫給女人的,同時也是寫給男人的,在父權社會中喘不過氣的男性也是體制的受害者,對於女性的解放,其實也是對男性的解放。
▌寫給異性戀者,也寫給同性戀者
這本書一方面向在社會中占據主流位置的異性戀者喊話,期待異性戀者能夠看見不同於自己的不同的生命經驗,另一方面也從各種角度論述多元成家及婚姻平權的理念,讓同性戀者有更多與社會對話的能量。
▌寫給期待婚姻、已經進入或不打算進入婚姻的人
這本書談論愛情,但並不以婚姻作為愛情的唯一終點,而討論了婚姻的更多面向,包括:離婚、婆媳問題、家庭暴力等議題,釐清婚姻的現實面,讓想要進入婚姻、已經進入婚姻或不打算進入婚姻的讀者,都更能面對婚姻。
▌寫給為人父母和為人子女的你
母職對女人而言,可以是壓迫、限制和剝奪,也可以是滋養、力量和充權,對於父親的角色來說,也是如此;養育、教養子女是最甜蜜的負荷。這本書寫出了親職的焦慮與美好,不論是身為父母或身為子女,都能在其中想起自己的子女與父母。
▌寫給關心自己,以及關心這個社會的你
性別不只是「家務事」,更是公領域的公共議題,例如學校裡的性別教育、職場上的性別歧視與性騷擾、政治上的性別平等參與,以及國家的托育、人口政策,每一項都與我們的生活切身相關,身為公民的我們有權利也有義務去關心。
「巷仔口社會學」是國內最知名的社會學知識普及平台,由「巷仔內」的學者站出來,把社會學的觀念以深入淺出、平易近人的方式講述給徘徊在「巷仔口」的大眾讀者。性別研究不僅是社會學研究中的熱門議題,在「巷仔口社會學」的網站上,性別議題也一直是發燒的課題,這反映了性別問題無所不在,性別是關於生活、關乎生命、關乎人生的命題。本書是「巷仔口社會學」精采文字的第二度集結,以性別為主軸,討論了婚姻與家庭、多元成家、父職與母職、親子教育以及性別在勞動、政治與醫療等不同場域的問題,將再度打開我們的社會學之眼,拆除僵化停滯的性別迷思,看見不一樣的思維與世界。
「巷仔口社會學」網站:twstreetcorner.org/
▌序
巷仔口發現性╱別差異◎戴伯芬
▌第一篇:性╱別社會學
性別社會建構的四堂課◎廖珮如
「異性戀霸權」是什麼?◎游美惠
性/別化的種族歧視◎楊佳羚
愛情•社會•學◎王佳煌
▌第二篇:結婚萬歲!?
離婚真的不好嗎?解析「為了孩子不離婚」的迷思◎陳婉琪
自己婆媳的關係自己救!◎孔祥明
家暴丈夫委屈有理?從張德正事件看「家暴防治」體制◎廖珮如、唐文慧
什麼時候,男人也會怕女人?◎龔宜君
▌第三篇:家,不只一種模樣
所有婚姻制度都是歷史偶然:解構反同婚神話◎王宏仁
異性戀常規性下的民調政治:解讀老綠男◎陳美華、吳秋園
同婚之後會怎樣?國際統計分析◎張宜君
同居、婚姻與生育:人口學觀點的多元成家◎楊靜利
▌第四篇:誰當爸爸?誰當媽媽?
為母則強:母職作為改變社會的場域◎梁莉芳
子女的成績是媽媽的考績?從家教看母職的實踐◎高子壹
當幼兒發展成為母親的風險事業◎曾凡慈
誰得了「不專心」的病?注意力缺失症的社會學觀察◎陳逸淳
學習成為行動者:一位新手爸爸的觀察◎何明修
不只是婆婆媽媽的事:以公共托育取代失靈的手◎王舒芸、王兆慶
▌第五篇:學著當男╱女人?
你小孩居然在寫這種東西,我們需要談談嗎?德國與台灣小學的學習與生活◎周怡君
寒暑假作業的意義◎石易平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性別平等教育?◎戴伯芬
「兒童節」的社會學◎藍佩嘉
玩具可動員志氣嗎?兼論日本玩具的奇幻與可愛◎張盈堃
▌第六篇:性別即政治
女總統跟她的內閣們:女性人才哪裡去了?◎姜貞吟
總統的性別◎林宗弘
女人的貞潔,男人的政治:性別意識與名人道德◎田晶瑩
▌第七篇:勞動、運動與性別
你嘛用心洗:美髮沙龍的身體工作◎陳美華
不只是「會陰保養」:Gay Spa文化中的情╱慾勞動與照顧倫理◎陳伯偉
找回女人味:女性與運動的矛盾情結◎姜穎
韓國女性的「火病」:我們所受到的壓迫,身體都知道◎何撒娜
▌第八篇:醫院裡的性別課
尖刀砍進你身體以成為最美麗的人:生活風格醫療的社會特徵◎許甘霖
為什麼沒人說「老祖母」的秘方?談女性與另類醫療◎范代希
誰來陪產?從酒吧到產房◎施麗雯
人口學知識、生殖科技與少子女化的東亞◎黃于玲、吳嘉苓
书名简译 : 性别作为动词 巷仔口社会学2:性别如何形塑,又如何在行动中翻转?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