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臺灣表演藝術戲劇史概論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Performing and Dramatic Arts in Taiwan
本書是以表演藝術視角,全面檢視敘述臺灣百餘年來,以戲劇為主題的表演藝術發展史之經緯始末。內容包括傳統舊戲與現代新劇,舉凡歌仔戲、布袋戲等臺灣的文化國粹或蜚聲國際的林懷民之「雲門舞集」;抑或是臺灣新劇革命之「小劇場運動」,本書均有完整的介紹與述評。本書議題新穎豐富,是表演藝術戲劇史課程教學最佳之參考著作。
本書特色
欲探討臺灣表演藝術戲劇之歷史,想瞭解臺灣的文化國粹布袋戲及歌仔戲,求索於「雲門」與「小劇場」在臺灣的發展演變,盡在最值得閱讀的本書──《臺灣表演藝術戲劇史概論》。
目錄自序:我的戲劇藝術史研究
第一章 導論── 表演藝術的基本概念
一、表演藝術釋義及其內容
二、表演藝術的特徵
三、表演藝術的主角──演員與角色
四、演出技巧與舞台空間
第二章 本土── 臺灣真正本土國粹「歌仔戲」
一、前言──文化觀光產業下的歌仔戲及其主要研究成果
二、常民文化──歌仔戲在臺灣之源起與演變
三、臺灣歌仔戲的進程四重奏──由內台歌仔戲迄於現代劇場
四、歌仔戲的表演藝術與結構
五、臺灣歌仔戲的代表人物
六、結論──酷愛看戲的臺灣文化與歌仔戲的未來
第三章 精華── 布袋戲及黃海岱、李天祿的戲夢人生
一、前言──布袋戲研究成果簡介
二、布袋戲在臺灣的歷史與演進
三、布袋戲之類別與表演特色
四、布袋戲的兩大天王:黃海岱與李天祿
五、結論──布袋戲表演藝術的前景與未來
第四章 移植── 梨園春秋話「京劇」
一、前言──京劇在臺灣的研究概況
二、梨園春秋──京劇的名稱、源起與發展
三、京劇的內容和表演藝術及其戲劇結構
四、日治時期京劇對臺灣戲劇之影響
五、戰後京劇在臺灣之發展
六、結論──與文化觀光相結合:京劇在臺灣的檢討
第五章 創新── 林懷民舞台劇的「雲門世界」
一、臺灣現代舞在林懷民創辦雲門舞集前之困境
二、林懷民創辦雲門舞集之肇端
三、雲門舞集所代表的文化意義
四、雲門成立後臺灣現代舞團的表演情形
第六章 突破── 臺灣的新劇與「小劇場」的革新
一、日治時期的戲劇活動
二、張維賢與「星光劇團」
三、光復初期的戲劇
四、50年代的反共抗俄劇
五、播種者楊逵的踽踽獨行
六、70年代以降的劇運
七、小劇場運動前之背景介紹
八、異軍突起的小劇場和其發展歷史
九、小劇場運動興起之因與分期
十、第一波小劇場運動:從「蘭陵」到「實驗劇展」
十一、第二波小劇場運動:「前衛劇場」
十二、小劇場運動之劇運革命和文化意義
十三、小劇場運動後之臺灣劇運的未來
第七章 傳統──「看戲臺灣」的歷史及其他劇種介紹
一、臺灣原住民的「番戲」
二、明清以降大陸戲曲的傳入
三、熱愛戲曲的移墾社會
四、曲韻悠揚南管戲
五、看戲「亂彈」北管戲
六、十指乾坤皮影戲
七、日漸沒落四平戲
八、曾經輝煌九甲戲
九、懸絲牽起傀儡戲
十、三腳採茶客家戲
第八章 綜合── 臺灣表演藝術的前景和未來
一、臺灣表演藝術(戲劇)的回顧
二、臺灣表演藝術(戲劇)的特色
三、臺灣表演藝術(戲劇)的前景及轉型
四、臺灣表演藝術的演進與思考
五、臺灣表演藝術的發展方向與做法
书名简译:台湾表演艺术戏剧史概论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