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茶人兩相宜,品味生活之旅:茶趣×茶說×茶思×茶悟,解讀文化符碼,悟出人生哲理
無論社會如何變遷、環境有多大改變
茶之樂趣始終存在並穿行於人的生活之中
追溯源起、淺談傳奇、感悟茶語,
從相遇到相樂,品味茶的千年情懷!
▎品茶,就來點茶言茶語
──不只是茶!嚐著嚐著嚐出新意境
【幔亭.肉桂】
三杯幔亭肉桂茶湯入腹,便有一種義薄雲天的豪氣油然而生,
深沉如海,豪情如山;意氣相投,休戚與共;經久不衰,老而彌堅。
➔茶語:兄弟之情
【天心寺.白雞冠】
喝著天心禪寺的白雞冠,有一種很奇妙的人生意境:
它的甘、香讓人恍若隔世,飄飄欲仙,有一種出世的感覺;
它的鮮活又將人拉回人間,品嚐美味,有一種入世的感覺。
➔茶語:鮮活的生命
【名款.雀舌】
茶湯亮麗而清純,茶香馥郁而不豔俗,有岩骨但不霸道,
如知書達理的大戶人家中的俏丫頭,美麗可人又略帶傲嬌。
➔茶語:俏丫鬟
▎社會學家喝茶中
──想不到吧!社會學居然也能與茶連結
【社會行動論】
販夫走卒在大街上一起喝大碗茶時大聲喧譁;
文人雅士在雅室品飲明前龍井茶時溫文爾雅,
人們根據環境、茶品、同飲者等的不同調整著自身行為。
【韋伯學說】
儒家文化影響下所形成的中國茶講求的和、清、敬、寂;
歐洲紳士文明規範框架下的英國茶表現出對貴族品味的培養。
【馬斯洛理論】
人們飲茶並非出於生存或安全──這些人類最基本的需求,
而是出於社交或自尊的需求,甚至是為了滿足自我價值實現。
因此,就喝茶而言,人的需求也可分為五個層次。
【馬克思主義】
茶的消費代表著經濟收入、社會地位、消費理念和生活方式等,
而茶的歷史更是一部剝削、壓迫和反剝削、反壓迫的階級關係史。
▎四大名樅之「半天妖」
──挑你喜歡的!從民間傳說到茶名由來
在四大名樅中,半天妖是最具神祕感的一款茶。
比如它的茶名,一款「半天妖」有四個名稱……
【悲情玄幻版】
據說舊時,在該款茶母樹所在的蘭花峰間有座寺院。有一位女尼在險崖上採摘茶青時,不慎失足掉落懸崖身亡,從此,每到五月的採茶季節,女尼們常會看到一位穿著白色尼袍的女尼在茶樹間或茶樹上如神仙般飄然來去,進而茶味也更為甘醇濃香。為紀念這位姐妹,女尼們將該款原來無名的茶取名為「半天妖」。
【畫家寫意版】
該款茶的母樹在蘭花峰第三峰,蘭花峰高陡,狀如蘭花盛開,春秋天繁花處處,如畫似錦,更見山間茶樹鵝黃翠綠,美麗無比,加上這款茶蜂蜜香濃郁,借《詩經》:「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製茶人將其命名為「半天夭」。
【寺廟傳說版】
有位方丈夢到一隻口銜綠寶石的山鷂被惡鷹追趕,慌亂中將寶石掉到了蘭花峰的半山腰,醒來後便派廟中小僧尋找。小僧翻山越嶺終於將茶籽帶回寺中。因該茶籽來自人跡難到之處,方丈認為是山鷂帶上去的,加之又因夢到山鷂而尋到,故將這款茶命名為「半山鷂」。
【自然地理版】
該款茶生長在蘭花峰第三峰半山腰的危崖上,似在半空中,故名「半天腰」。
本書特色
本書深入探索茶的文化和品味,以「趣茶.茶趣」、「說茶.茶說」、「思茶.茶思」、「悟茶.茶悟」四個章節,記錄了茶帶給作者的樂趣以及因茶所引發的感悟;介紹了一些茶的故事和背景,並深入思考了茶的意義和價值,包括對自然、生命和文化的思考。目錄序
前言
第一章 趣茶·茶趣
茶趣·趣茶
水是茶之魂
三個「有點」喝岩茶
岩茶畫
茶寵
岩茶十件
老茶與陳茶
正山堂紅茶
我記憶中的那些鐵觀音茶
有一種普洱是茶膏
白茶:寒性的隨和
鮮柔的黃茶
茉莉花茶
當西湖龍井茶進入菜譜
防風茶
黑茶:遠在他鄉的漂泊
妙趣無窮的少數民族茶飲
笑意盈盈外國茶
第二章 說茶·茶說
茶說·說茶
安吉白茶:白娘子傳奇
越玉蘭香茶:松林秋陽
武夷星·醉海棠:詩意生活
其云·手工朝陽:奢靡十里洋場夜上海
幔亭·肉桂:兄弟之情
青獅岩·老樅水仙:陌上花開
大坑口·牛欄坑肉桂:牽手
天沐·老樹梅占:春梅報喜
正山堂·正山小種野茶:紅茶非紅塵
曦瓜三款:從小愛到大愛
天心寺·白雞冠:鮮活的生命
石丐石乳:桂子飄香,與君同樂
金油滴:英雄
名款·雀舌:俏丫鬟
玉女劍:俠女柔情
第三章 思茶·茶思
茶思·思茶
空谷幽蘭
天心禪寺大紅袍
瑞泉號:老頑童
寬廬之水仙岩茶:儒將
白芽奇蘭
漳平水仙
竹葉青(品味)
正山堂·金駿眉
中國夢
老朱婆
玉女袍·木箱陳茶
四大名樅
女性主義者論喝茶
茶研究應具備的三個重要視角
當社會學家在一起喝茶
第四章 悟茶·茶悟
茶悟·悟茶
喫茶去
金佛
牛首
老壽星
走馬樓·老樅
50年陳茶大紅袍
瑞泉·300年老樅水仙
福州茉莉花茶
酥油茶
武夷岩茶之泡茶技與道
在武夷岩茶製作工藝傳承人處喝岩茶
岩茶的一生
喝茶七境界
茶:生活文化化,文化生活化
附錄 中國社會學會生活方式研究專業委員會茶生活論壇簡介
後記
书名简译:茶人两相宜,品味生活之旅:茶趣×茶说×茶思×茶悟,解读文化符码,悟出人生哲理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