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價

安寧日常 語愛時光:六全伴行,馬偕安寧病房22堂關鍵照護課題

原始價格:US$20.67。目前價格:US$18.63。

  • 作者:王美淑,王映之,方俊凱等
  • 出版社:博思智庫
  • 出版日期:2019/06/03
  • 語言:繁體中文
  • 裝訂:平裝
  • ISBN:9789869708562
貨號: 9789869708562 分類:

Description

安寧日常 語愛時光:六全伴行,馬偕安寧病房22堂關鍵照護課題

──一開口,眼角的淚就守不住了!──
馬偕安寧病房30週年感動全紀實

  「一輩子這樣過去,你會有遺憾嗎?」
  「我覺得,我這輩子,值得了……」他說。
  盈眶的淚光中,帶著無憾。

  ➤關於安寧這件事,我們真的了解多少?
  病人嘆──「還有幾個明天,可以活下去?」、「我不怕死,就是怕死得太辛苦!」
  家屬問──「身體和心理的累,已經快走到崩潰邊緣了!」、「為什麼他離去,我反而感到輕鬆?」

  馬偕安寧團隊──醫護社心靈全員集結,以愛相伴。
  這本書帶你重整對於安寧照護的正確觀念,
  醫療雖有侷限,但關懷的意念與行動卻不受限,
  真正落實善終與善別。

  ➤日常伴行,醫護社心靈的六全守護
  安然度人生    語焉憶過往
  寧靜智慧心    愛慈共守望
  日日月月明    時時刻刻亮
  常長伴幽谷    光照情留芳

  馬偕安寧病房30週年暖心紀實,每一個病人與家屬,都是獨一無二的「善終與善別」!
  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旅程,也能共同創造豐富感動的亮光。
  我們的日常就是如此,而這日常就是「愛」。

  ▎護理師──我不懂你,但我會照顧你!
  「什麼情況下,進行末期病人的撤管評估?」撤管並不是放棄,更不是全有全無的概念與作法。。面對痛「撤」心扉的煎熬,每一次的結果,都讓我們思考,當再次面對這個議題,如何能做得更加圓滿。

  -》》》安寧伴行案例》》》拒絕「打氣」,回歸自然呼吸
  「爸爸,不可以喔,我知道你很痛苦,但請你不要拉掉面罩啊!」女兒在一旁流著淚說著。

  病人需要氧氣,所以二十四小時都會被約束,家人看了於心不忍,身為醫護人員的我也同樣捨不得。隔天,家人做出了艱難的決定。

  「我們不想讓他再這麼辛苦了,我們決定要撤掉這台機器……」身為長子的兒子哽咽但堅定地對我說。

  「我明白,這個決定有多麼艱難,但絕對充滿著善意,你們絕對不是第一個在安寧病房裡,決定撤除呼吸器的家屬,現在只是讓他回歸到一個自然的狀態。」我告訴他們,並拍拍他們的肩膀……

  ▎醫師──用愛陪伴,一起走完最後一哩路
  「我不怕死,就是怕死得太辛苦。」安寧療護並非減法,而是加法的理念,醫生除了症狀控制之外,聆聽與陪伴,其實才是對病人最好的「全心」治療!

  -》》》安寧伴行案例》》》母子情深,落實居家安寧
  「還有機會,要不要拚拚看?」桑伊的兒子帶著她走進診間,進行間椎盤的治療再次評估時,我告訴他們。

  「不要了,全家人討論之後,決定暫停所有治療,轉向進行安寧緩和醫療這一條路。」兒子眼神流露出堅定,慢條斯理地說著。當症狀漸漸獲得控制後,醫療團隊就讓桑伊重返都蘭老家,選擇居家安寧。

  「回到山中部落,好像體力全都回來了,有時在門口坐坐唱歌,有時在客廳縫紉些小玩意,每天就像是一場慶典,生活過得好滿足、好滿足!」

  ▎社工師、心理師、牧靈關懷師──好好活著,好好說再見
  「身體和心理的累,已經快走到崩潰邊緣了!」
  「妳已經做得很好了,我來想想有什麼方式可以幫妳減輕照護上的壓力。」安寧療護不只以病人為中心,更照顧家屬的情緒狀態,適時提供社會與心理層面的支持。

  -》》》安寧伴行案例》》》一場最後的音樂會
  阿嬤和阿公鶼鰈情深,每一次的探訪,總看見年紀八十多白髮斑駁的阿公身影,依偎在病床邊,用他溫暖的手撫慰著老伴,阿公並非只是白天,而是二十四小時隨侍在阿嬤的身旁。

  關懷師想為阿嬤實現一個圓夢音樂會,除了是阿嬤加入合唱團二十五週年,沒想到今年也是她與阿公結婚六十週年鑽石婚,深具意義。

  只是阿嬤病情每況愈下,計畫跟著病情賽跑,內心不斷地向上帝祈禱,希望為這個家庭保留最珍貴的時間,讓他們沒有遺憾的陪伴阿嬤走向最後一哩路……

  六全伴行的溫暖守護──全人、全家、全程、全隊、全社區、全心
  提供病人和家屬身、心、社、靈
  最適切的症狀控制和照護需求

本書特色

  一起看見,生命閃耀的光芒──
  22位從事安寧療護工作的專業人員,帶你看見第一線照護現場,
  六全伴行,溫暖陪伴每一位病人和家屬,
  真情記錄每一個善終與善別。
  每一段生命旅程都進行著獨特的旋律,
  人與人之間真誠情感的流動,
  穿越孤寂、傷悲與倉惶不安,給予彼此力量與勇氣。
  我們聽見、看見,並真實存在著,經驗生命。

溫暖推薦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署長 王英偉
  馬偕紀念醫院第十九任院長 施壽全
  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理事長 莊永毓
  國立成功大學護理學系教授、台灣護理學會副理事長及台灣社區衛生護理學會理事長 陳靜敏
  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長 楊育正
  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理事長 蔡兆勳
  (依姓名筆劃排序)推薦序
總序一 賴允亮醫師
總序二 方俊凱醫師

PART 1 護──我不懂你,但我會照顧你!
「什麼情況下,進行末期病人的撤管評估?」站在安寧醫療立場,考量和在意的重點,並非還可以再活多久?而是能否維繫病人的生活品質!
此時,必須讓家屬和病人都認知到,撤管並不是放棄,而是最後一道防線。

01 陪伴,最大的靈性支持──安寧靈性照顧重點|張詩吟護理長|
02 天秤上的拔河──末期撤管的身心衝擊與因應|沈芷怡護理師|
03 最理想的死亡──在宅臨終與醫療照護|蕭資燕護理師|
04 擺脫生命的困獸之鬥──困難症狀的處理與控制|陳雅伶護理師|
05 長大,不代表自我療癒──兒童悲傷情緒處理|張怡惠護理師|
06 勇敢邁向回家最後一哩路──出院準備服務|劉萱護理師|
07 走向善終,為道別預做準備──末期病人和家屬的臨終時刻|任珮君護理師|
08 幽谷伴行,傾聽陪伴的練習──頭頸部癌症的護理與同理|黃淑真專科護理師|
09 安寧使者,天國的助產士──給無人照顧者的腫瘤潰瘍照護|廖雅凡護理師|
10 盡力,讓最後一哩路,在家走完──居家護理訪視連結陽光基金會|李依芸護理師|

PART 2 醫──用愛陪伴,一起走完最後一哩路
1990年春天,馬偕醫院成立了安寧病房,也是全台灣第一個安寧病房。
安寧療護可以提供很多東西,讓病患走在生命的最後道路上,不再是一種減法,而是加法。

01 「全心」陪伴,走過哀傷之路──六全安寧照顧模式|蘇文浩醫師|
02 心理與靈性的糾葛──癌末病人的自我實現|方俊凱醫師|
03 被鏡子困住的靈魂──頭頸癌病人的心理健康|嚴從毓醫師|
04 讓病人安心睡,讓家人安心陪──關於末期鎮靜處理|黃銘源醫師|
05 用愛理解醫病關係──末期病人的全人照顧|黃國哲醫師|
06 安寧加法,有意義的最後一段路──急重症安寧照護|黃琬瑜醫師|

PART 3 社心靈──好好活著,好好說再見
無人可替換的照顧壓力,加上長期累積下來的身體疲憊、面對親人將要離世的悲傷,通通混雜成矛盾的情緒。
安寧緩和醫療,不只以病人為中心,更兼顧到家屬(照顧者)的情緒失衡,提供喘息的心理支持。

01 面對生命終點的兩難──末期病人醫療決策之路|鍾清惠社工師|
02 語「愛」的勇氣──落實安寧共照服務|曾稚婷社工師|
03 陪伴,是最好的照顧──安寧居家的照護需求|王美淑社工師|
04 超越心靈的力量──牧靈關懷與生命對話|吳淑慧牧師|
05 面對終點,好好放手──臨終者的心理安適與轉化歷程|王映之心理師|
06 靈性對話,帶來真實的力量──關於靈性關懷與照護|胡蓮芬關懷師|

附錄馬偕30──醫護社心靈的六全伴行

*馬偕安寧療護大事紀
*本書作者群簡介(22位)
*馬偕安寧衛教影片

书名简译 : 安宁日常 语爱时光:六全伴行,马偕安宁病房22堂关键照护课题

目前沒有評價。

搶先評價 “安寧日常 語愛時光:六全伴行,馬偕安寧病房22堂關鍵照護課題”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