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好嘉教:臺灣教育心視界
一位深入偏鄉,在艱困教育環境下排除萬難,進行根本性改革的公務人員,所寫下的教育改革建言書。他的建言,清楚明白,打中人心,句句命中台灣教育政策的根本錯誤!
所有關注台灣下一代未來的人,必然會在此書中,重新點燃起希望。
教育是根本,這是人人都知道的事情。可是,教育需要經驗。
一,本書經驗,濃縮取擷自道道地地的嘉義縣偏鄉,而非照搬國外的範例。
二,作者如何在農業環境、山區、人口外流、家庭經濟處於弱勢等最為困難的環境中,一步一步地重新整頓,從「校長辦學評鑑」到「學生基本生活教育」,打造健康的教育環境?
作者的實質建設:
◎ 嘉教「五讚」:品格力,認同力,英語力,健康力,親水力。每一位嘉義縣的國小學生,畢業前都要考核這五大基本能力檢測。
◎ 小校混齡教學:嘉義縣有許多五十人以下學校,讓不同年齡孩子混合學習非主要學科,如藝文、健康體育、綜合等。
◎ 大學進入小學:與嘉義大學、中正大學簽訂合作計劃。請大學教授提升學校老師專業知能,大學生以營隊帶領國小學生學習等。小孩子從小就接觸大學,瞭解大學。
◎ 校長應受評鑑:使校長的升遷有理可循,校長就不會將精力用於關係經營,而是著眼在校內的教學品質提升工作。
◎ 家庭訪視:教師直接到家中,可瞭解弱勢學童的家庭背景,提供幫助。
◎ 適性發展社團:提早開始培養適性教育,讓孩子自小學會一二種專長。「不用等到讀完了博士才去賣雞排、擺地攤。」
三, 作者對臺灣全面教育政策的思考。
◎ 國小最應建立「好品格」:基礎教育要做的好,就如同我在庭院種的樹一樣,樹頂長的不好可以裁掉,只要根部健壯又美,就還是可以浪子回頭。只要根部健壯,發的新芽就還是有機會。如果做人沒品行、沒良心,做醫生詐領健保費,做設計師隨便設計,做包商偷工減料,會好嗎?品行最重要。
◎ 「國中」就要開始適性分流:九年、十二年常態分班教育,是政府當年配套不足所致。結果延誤孩子發展自己獨特性、浪費孩子的時間。常態編班的世界,施教不因材,如何讓每個孩子都有成就?
推薦序:教育是一場修練/張花冠 (嘉義縣縣長)
推薦序:偏鄉教育創新/吳思華 (前教育部長)
推薦序:台灣教育不翻轉,偏鄉子弟注定貧困世襲!/李濤 (關懷臺灣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第一部:教育,始自耳濡目染 /
原生家庭的滋養/師長的鼓舞/生命中的轉捩點
憧憬公職/勇於挑戰
●第二部:嘉教理念/
偏鄉教育重整與建構新方針/積極作為、創新思維,翻轉偏鄉教育/
田園城市的教育理念/校長是一輩子的志業
●第三部:嘉教實踐/
首推亮點政策 ─「五星田園,嘉教五讚」/
教育應從心做起─扎根德育
●第四部:嘉教翻轉/
嘉教課程與師資的鬆綁與堅持/
嘉義縣實驗教育願與夢/
法令政策與教育現象之我見/
●第五部:龍之展望/
堅持有為,看見教育心視界
從心開始,共好臺灣教育
书名简译 : 好嘉教:台湾教育心视界
目前沒有評價。